• 科特派出手陽光玫瑰葡萄園充滿陽光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4日

          二月的閩北山區乍暖還寒,但福建省政和縣星溪鄉東峰村的陽光玫瑰葡萄大棚內早已暖意濃濃。嘗到甜頭的毛富枝說,今年又從村里流轉了135畝土地,開春后準備進一步擴大葡萄

        • 炮彈可以用來干擾敵方通信嗎?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4日

          對于炮彈,人們通常只知道它具有殺傷、破壞的功效,卻不知炮彈在高科技的巧妙“催化”作用下已具備多種特殊的功能,尤其是目前已經研制出了專門干擾敵方通信的炮彈。

        • 帶著技術奔走田間,“土專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4日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農業機械研究所逾三分之一的科技人員是農村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特派員服務小分隊從5個增加到18個,對接了58個貧困村。農村科技

        • 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32年來首次大調整 帶來啥影響?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4日

          將豺、長江江豚等65種野生動物,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國家一級;熊猴、北山羊、蟒蛇3種野生動物,由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二級。

        • 尋求慰藉,全球被鯊魚襲擊幸存者組“齒痕俱樂部”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4日

          全球有許多曾被鯊魚攻擊的幸存者,他們在悲慘遭遇后往往會出現很多心理問題。為相互尋求慰藉,一名58歲的澳大利亞大叔建立了一個名為“齒痕俱樂部”的團體,成員們通過見

        • 進入火星停泊軌道!天問一號將開始科學探測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4日

          2021年2月24日6時29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實施第三次近火制動,進入近火點280千米、遠火點5 9萬千米、周期2個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軌道。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實施近火制動 進入火星停泊軌道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4日

          2月24日6時29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實施第三次近火制動,進入近火點280千米、遠火點5 9萬千米、周期2個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軌道。

        • 突破移植難題!將供體肺保存時間延長一倍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4日

          從2016年底開展肺移植手術以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耿慶、林慧慶教授團隊圍繞肺移植難題,聯合無錫市人民醫院陳靜瑜教授團隊開展“肺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損傷機制及臨

        • 遙控太空“風箏”的年輕人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4日

          2月5日,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傳回首幅火星圖像;2月10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進入環火軌道,成為我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張寬迅速冷靜下

        • 這張天空圖上有 25000個超大質量黑洞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在普通人看來,該天空圖似乎包含著數千個恒星,但實際上,它們是超大質量黑洞,每個黑洞都位于不同的遙遠星系中。天文學家計劃繼續開展工作,直到他們繪制出覆蓋整個北部天

        • 一期臨床效果顯著 以抗新冠新藥研發者詳解實驗細節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另據阿爾伯介紹,目前還有一個5人的最高劑量(低劑量的100倍)組仍在試驗過程中,結果尚待統計。2月8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會見參與EXO-CD24研究的阿爾

        • 新型智能隱形眼鏡能監測血糖水平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消息,來自英國、美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智能隱形眼鏡,除了改善視力,它還可以監測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等疾病。研究小組說,葡萄糖水

        • 紙吸管被“吐槽”上熱搜 減少一次性用品是正解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進入2021年,對于奶茶飲品的愛好者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不能用普通PP吸管喝奶茶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目前北京市大部分奶茶飲品店均改為提供紙質吸管或可降

        • 四大技術創新應用 助美提升政府效率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通過將虛擬現實和增材制造等新技術集成到數字工程平臺,人們可以快速制作出虛擬原型,更快生產出產品,并有助于更好地維護設備。政府部門未來有可能擴大虛擬現實 增強現實

        • 我國渤海再獲億噸級油氣發現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記者22日從中國海油獲悉,我國渤海再獲大型油氣發現——渤中13-2油氣田,探明地質儲量億噸級油氣當量,進一步夯實了我國海上油氣資源儲量基礎,對海上油氣田穩產上產

        • 實現“交地即領證” 重慶高新區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2月3日下午,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谷項目建設現場,重慶高達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行政人員劉小燕接過《交地備忘錄》《不動產權證》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驚喜之情

        • 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開幕 聚焦疫情下的環境政策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屆聯合國環境大會22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開幕,來自全球的政要、商界人士和民間機構代表“云聚”一堂,共議新冠疫情下的全球環境政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安諾生表

        • 飛行中的炮彈可以修正彈道嗎?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對于普通的炮彈而言,就是一枚發射出去不管的“笨”彈,不能修正,只是按照設計好的彈道規律飛行。命中精度一看火炮的精度性能,二看炮手的操作水平,最后還得看天吃飯。

        • 圖解| 燃料電池能否成為未來船舶新能源?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前不久,我國第一艘燃料電池游艇“蠡湖”號完成試航。該艘游艇由大連海事大學建造,采用了大連化物所開發的70kW氫燃料電池電堆。

        • 4萬年古樹記錄地球磁場巨變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日前,科學家在《科學》上報告說,隨著地球保護性磁場減弱和兩極翻轉,該樹干和其他幾塊木頭上的放射性碳含量激增。

        • 研究發現特殊天文事件中鐵線遲滯效應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時域巡天發現了一批區別于活動星系核的黑洞暫現吸積事件,被稱作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

        • 科學家首次揭秘熊貓秦嶺亞種基因組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個亞種的基因組,且秦嶺亞種的基因組為首次組裝。研究人員通過對比兩個亞種發現,四川亞種在影響受精的IQCD基因上受到強烈的正選擇作用,由此可知四川亞種的繁殖力比秦

        • 除謠記|吃剩飯剩菜會致癌?專家告訴你真相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過春節,家家戶戶都會準備滿桌子的飯菜。然而,能一頓吃完的情況很少,美食就免不了成為剩飯、剩菜。那么,對于這些剩飯菜,直接倒掉覺得可惜,但直接食用又會擔心對身體不

        • 未來軍用無人機作戰模式會是怎樣?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無人機的發展方向還是和現在一樣,主流必然還是一種戰術消耗品,用來進行突防偵察和有限的戰術作戰,當然也可以向全天候高空偵察的大型無人機發展。

        • 無人機空中加油如何進行?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首先無人機空中加油的基本方式還是和有人飛機空中加油一樣。加油機伸出加油管,受油機和加油機相互配合,讓加油管接到受油機上,再實現油料的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