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發改委解讀今年“北京支持民營經濟20條”

        北京晚報 2020-05-08 15:48:42

        哪些領域向民營經濟開放?政府部門作為“店小二”該為民營企業端出什么“服務包”?即日起,本市《關于進一步提升民營經濟活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地實施,這份實施意見也被稱為“北京支持民營經濟20條”。

        “全國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昨天,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讀說,“北京支持民營經濟20條”將著力解決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面臨的難題,有效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提升首都民營經濟活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投資入市

        每年向民營企業發布推介項目清單

        本市民間投資領域將進一步放開。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電力、電信、鐵路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改革,承接部分競爭性業務;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交通、水利、市政公用事業等領域投資運營;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建設和運營;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老舊小區、商業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

        具體的產業和項目方面,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大高精尖產業集群建設。鼓勵民營企業參與“三城一區”(懷柔科學城、中關村科技城、昌平未來科技城、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值得一提的是,本市還將建立向民營企業推介項目長效機制,每年向民營企業發布推介項目清單。

        記者同時獲悉,北京將持續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全面清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之外違規設立的準入許可和隱性門檻,不得額外對民營企業設置準入附加條件,破除招投標隱性壁壘,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央企和市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民間資本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的比重。

        權益保護

        拖欠民營企業款項將被問責

        “《實施意見》從關注民營企業的切身感受和合理訴求出發,解決其面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市發改委負責人舉例,民營企業對于經營者人身和財產合法權益保障的期望、對于平等進入市場的期盼、對于獲得融資支持的渴望、對于與政府長效溝通和良性互動的需求、對于其形象和貢獻被社會認可的愿望等,都一一有了回應,有利于增強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為營造平等公正、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實施意見》首先明確規范政府行為,將建立政府失信責任追溯和承擔機制,對造成政府嚴重失約行為的主要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依法依規追究責任;對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款項的責任人依法嚴肅問責。

        同時,本市還將加強對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財產的保護,嚴格遵循罪刑法定、法不溯及既往、從舊兼從輕等法治原則處理民營企業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對民營企業經營者在正當生產、經營、融資活動中發生的失誤,不違反刑法及相關規定的,不得以犯罪論處;依法慎重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使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性措施;對民營企業經營者個人涉嫌犯罪,需要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的,及時甄別區分股東個人財產與企業法人財產。

        政策創新

        13項創新舉措瞄準痛點難點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北京民營企業痛點難點問題,《實施意見》在服務創新、資金支持、項目支持、體制創新、疫情應對五個方面共提出了13項創新性舉措。

        ■服務創新 本市探索建立面向小微企業的貸款服務中心,解決民營企業貸款難、續貸難、成本高等問題;同時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設備工藝先進、管理體系完善,市場競爭力強的民營中小企業。政府也將給出“真金白銀”的資金支持,為解決區域民營中小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海淀區、石景山區入選首批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每年獲3000萬元中央財政支持。

        ■項目支持 本市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人工智能、區塊鏈、前沿材料、5G等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在國家和本市重大項目的應用場景建設;結合未來北京冬奧會、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重大項目建設運營需求,發布應用場景項目清單,鼓勵民營企業參與。

        ■體制創新 本市將健全涉及民營企業的政策評估制度,梳理已出臺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建立民營經濟發展統計監測分析制度;建立民營企業促進工作評價機制。還將建立完善疫情應對機制幫助企業化危為機,加大對民營企業紓困、融資、用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