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推進構建統一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 加快標準建設

        光明網 2020-09-16 14:09:18

        光明網訊(記者 張佳興)9月14日,自然資源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構建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工作,介紹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支撐情況。

        為加快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評價、監測制度,今年1月份,自然資源部制定出臺了《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構建總體方案》,研究構建了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推進相關工作。

        長期以來,我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存在調查部門比較分散、概念不統一等問題,出臺的相關標準、技術體系存在不協調,成果難以滿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要求。

        自然資源部新聞發布會現場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表示,自然資源部組建以來,部黨組深刻理解中央機構改革的重大意義,高度重視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的基礎性和重要性,將其作為部履行“兩統一”職責的重要支撐,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總體目標要求,緊緊圍繞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水、濕地、海域海島七類資源,系統重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的任務和工作內容。

        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科學構建涵蓋地表基質層、地表覆蓋層、地下資源層,管理層的自然資源分層分類模型,通過空間位置關系形成完整支撐生產、生活、生態的自然資源立體時空模型。系統布局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明確開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數據庫建設、分析評價和成果應用五項工作內容。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

        “現在自然資源部統一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就是要圍繞支撐生態文明建設,不僅要利用好現有的資源,還要在利用過程中認識、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落實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要求和職責。”王廣華說。

        王廣華強調,自然資源統一調查不是對現有各類調查監測工作簡單的接過來、延續下去,更不是一般的物理拼接,而是要適應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的需要,按照科學、簡明、可操作的要求,進行改革創新和系統重構。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軍

        先進高效的技術手段是調查監測工作順暢進行的重要保證。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軍介紹,為研究設計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體系,自然資源部組織成立了一個跨領域、跨部門的專家組,組織開展跨學科的科技攻關,通過各項先進技術的融合與創新,突破調查監測工作的“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為實現構建統一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和保障條件。

        據介紹,當前,自然資源部正著力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夯實技術支撐基礎,聚焦短板問題,全力推進調查監測技術融合與創新;二是加快標準體系建設,組織開展自然資源分類等標準研究,統一國土空間用途分類,印發《自然資源調查標準名詞術語推薦定義》等;三是全力推進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組織實施林、草、水、濕地和海域海島等專項資源調查,推進地理國情監測向自然資源監測轉換,研究建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數據分析評價指標體系;四是推進調查監測成果管理、更新和共享服務,推動調查監測數據的部門間共享應用,擴大社會化服務范圍和領域。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繼續推進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構建的實質性組織實施,夯實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數據基礎。

        關鍵詞: 自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