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吃多了發(fā)胖,一點不吃好不好?真相在這!

        人民網(wǎng)-人民健康網(wǎng) 2020-09-16 15:34:04

        編者按:現(xiàn)在很多人說油吃多了不好,體重超標,要倡導減油。那么,要是一點兒油都不吃,是不是就能獲得更大程度的健康呢?比如,以后不吃肉,菜只吃水煮的,是不是就更加健康了?今天,小編來為您揭秘真相!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

        1、脂類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脂類包括脂肪和類脂,屬于三大營養(yǎng)素之一,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承擔了重要的生理作用和功能。

        脂肪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脂肪組織是人體的主要儲存和供應能量的場所。體脂主要分布于皮下和內(nèi)臟周圍,特別是腹腔內(nèi)的大網(wǎng)膜、腎臟周圍等處。它保護著我們的內(nèi)臟,起著保護和機械支持的作用,并能幫助身體維持體溫恒定。

        而食物中的脂肪除了為我們提供能量和機體脂肪的合成材料外,還能改善食物的色香味,便于消化吸收,增加飽腹感,提供脂溶性維生素。而且,有一些脂肪酸是我們?nèi)梭w不可缺少,但是又不能自身合成的。這種必需脂肪酸,只能通過食物獲得。

        脂類還是構成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主要成分,并且和人類的生育能力有重要關系。

        2、減油的根本原因,是油的攝入量過高

        帶來危害的不是脂肪本身,而是不適宜的攝入量。

        調(diào)查顯示,我國居民每日烹調(diào)油平均攝入量為42.1克,遠高于我們目前的推薦值,甚至有26%的居民每日烹調(diào)油攝入量超過了50克。

        所以,我們不能全盤否定脂肪,甚至將它徹底清除出日常生活,而應該針對攝入量這個問題,科學地選擇,有計劃地減量,達到“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調(diào)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的要求。在保證機體需要的同時,又不會因超量而帶來健康負擔。

        3、減油要理性,更要科學

        減油不是盲目地“去掉”油,科學減油需要我們學習必要的減油知識,掌握必需的減油技能。讓我們一起學習,科學減油吧!

        學會使用控油壺控制烹調(diào)油攝入量

        把全家每天應食用的烹調(diào)油倒入帶刻度的控油壺,炒菜用油均從控油壺中取用,堅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總量。

        多用少油烹調(diào)方法

        烹調(diào)食物時盡可能選擇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燉、燜、水滑熘、涼拌、急火快炒等。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減少烹調(diào)油的攝入。

        少吃油炸食品

        不吃油炸食品,或減少食用的頻次,如炸雞腿、炸薯條、炸雞翅、油條油餅等;在外就餐時主動要求餐館少放油,少點油炸類菜品。

        少用動物性脂肪

        建議減少動物性脂肪的使用數(shù)量和頻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使用植物油時建議不同種類交替使用。

        限制反式脂肪酸攝入

        飲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大部分來源于人造奶油、起酥油、人造黃油等,藏身于我們?nèi)粘V械奈魇礁恻c如奶油蛋糕、面包,烘烤食品如餅干、薄脆餅,油炸食品如炸薯條、炸雞塊,以及巧克力糖果、冰淇淋等加工食品中。建議每天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g。所以,上述食品要少吃。

        不喝菜湯

        烹飪菜品時一部分油脂會留在菜湯里,建議不要喝菜湯或食用湯泡飯。

        關注食品營養(yǎng)成分表

        學會閱讀營養(yǎng)成分表,在超市購買食品時,選擇脂肪含量低,且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可以注意一下包裝食品的配料表,如果里面有氫化油、人造奶油、起酥油等字樣,就說明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酸。(人民健康網(wǎng))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