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九星 長征十一號火箭實現中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中國新聞網 2020-09-16 16:43:49

        中新網黃海“中華復興”號客滾船9月15日電(郭超凱 王偉童高崇芮)北京時間9月15日9時23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長十一火箭)在黃海海域,采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制的“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

        本次發射的“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包括3顆高分03C視頻衛星和6顆高分03B推掃衛星。該組衛星將與在軌的“吉林一號”衛星組網,為林業、農業、草原、海洋、資源、環境等行業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遙感數據和產品服務。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表示,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連續10次箭上質量零問題、連續10次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此次發射任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商業應用發射,不僅一次性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制的9顆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了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金鑫說。

        這次發射任務與中國航天首次海上發射有何不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彭昆雅說,執行此次任務的火箭是直接在東方航天港完成火箭總裝測試和星箭對接后,采用“德渤三號”動力船從海陽港運輸至黃海預定海域實施發射,徹底打破了以往火箭生產與發射場分離的格局,減少了分解和總裝次數,以及長距離鐵路運輸環節,首次實現火箭總裝測試發射一體化,大幅縮短了發射鏈條,提高發射效率和效益。

        這也是長十一火箭首次在海上實施太陽同步軌道發射。“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射向固定,海上發射選擇的發射海域和發射點一旦得到驗證,后續可以固化下來。同時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任務比較頻繁,且陸地發射殘骸落區選擇越來越困難,海上發射的成功實施將進一步突顯軌道適應性更強這一優勢。”彭昆雅說。

        自首飛以來,長十一火箭發射已連續取得8次陸地發射和2次海上發射的圓滿成功,創造了十戰十捷的佳績,展現出“快響利箭”在商業發射中高可靠性和靈活多樣的發射能力。

        “目前,長十一火箭研制團隊正在研制反應更加快捷、市場競爭能力更強、低軌運載能力覆蓋2噸的固體運載火箭,計劃2022年采用海上發射方式開展首次極低傾角軌道發射試驗,屆時將形成更加完備的固體運載火箭能力,滿足不同衛星用戶的發射需求。”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總指揮李同玉說。

        據了解,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正在依托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打造商業航天平臺,積極發揮平臺商業運營、模式創新和資本運作三大作用,以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海上應用發射任務為新起點,初步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運載火箭商業運營;協同山東煙臺加速推進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初步實現固體運載火箭總裝、測試、發射一體化新能力,大幅縮短航天發射鏈條。

        后續,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將積極推進捷龍系列等商業運載火箭系列化發展,打造中國頂尖商業運載火箭,努力為商業衛星用戶提供更加經濟的組合化發射解決方案,助推中國商業航天高效益發展。(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