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陳聰)發病率在十萬分之十以上、每年以約5%的幅度增長……面對淋巴瘤這種早期隱匿性強的惡性腫瘤,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
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指出,雖然淋巴瘤是發病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但淋巴瘤的治愈率很高,它是一種可治愈性疾病,如果早發現、早就診并進行規范化治療,大部分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同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遠離污染物、減少接觸高劑量射線。
馬軍說,淋巴瘤的癥狀通常不明顯,往往是無癥狀、無痛性的淋巴結腫大,或出現低熱、出汗、疲勞等癥狀。淋巴瘤的發生首先與病毒感染有關,比如EB病毒或其他病毒的感染。此外,經常接觸X射線、CT等X線性檢查和放療檢查的人群,要注意患淋巴瘤的風險,“我們主張14歲以下的兒童沒有極特殊情況不進行X光體檢和常規的CT體檢,這點一定要注意”。
此外,很多快干漆中含有苯和甲醛,這是兒童和老年人淋巴瘤發病的誘因之一。馬軍說,我們主張裝修過的辦公室、學校、家庭,一般要空置3-6個月,老年人和兒童才能進入。
同時,藥物濫用也是淋巴瘤誘因之一。馬軍說,感冒等疾病的過度治療是淋巴瘤發生的重要原因,要減少抗生素、解熱止痛藥的濫用。
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趙維蒞說,出現淋巴結腫大、持續無痛,同時伴隨低熱或盜汗的患者,應盡快前往開設淋巴瘤亞專科的醫院就診。
趙維蒞說,淋巴瘤的規范化診療原則中,傳統化療依然是整個淋巴瘤領域的主要治療手段。然而患者長期化療會出現脫發、口腔潰瘍、惡心、嘔吐、血細胞減少等嚴重的副作用。近年來,隨著對淋巴瘤領域的深入探索,惰性B淋巴瘤有可能通過靶向治療這種創新的“無化療”方案實現治愈的目標。然而,淋巴瘤異質性強,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才是重中之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