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天高云淡,很多人都想約上家人、朋友,出門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然而隨著悶熱潮濕的空氣變得干燥,早晚溫度降低,溫差增大,各種呼吸道疾病都進入了高發期。
對于呼吸道“脆弱”的小伙伴來說,這個季節的“常規操作”就是無止境的咳、咳、咳,根本無法呼吸……不得不說,這條命都是霧化吸入給的!
對著霧化器,深深吸氣,緩慢呼出……感覺氣道變得濕潤,重新找回了呼吸!非常神奇有木有?
當然,霧化吸入具有直接吸入肺部,局部濃度高、起效快、用藥量小、安全性高、全身反應少等諸多優點,廣泛用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其他有痰淤塞的慢性支氣管/肺部疾病的治療。但藥娃也要提醒大家,霧化吸入并非絕對安全,如果吸入不當,會引起多種并發癥哦!
下面藥娃就針對常見的5種并發癥,為您支招。
01 支氣管痙攣
支氣管痙攣主要是由于吸入速度過快或吸入量過大所致。由于過多的氣溶顆粒快速進入支氣管和肺泡,形成過飽和的霧液,從而刺激支氣管平滑肌而引起支氣管痙攣。患者會出現胸悶、氣短、心悸、喘息等支氣管阻塞癥狀。
對策:臨床研究表明,緩慢、勻速地吸入可使藥液在呼吸道的分布更為廣泛、均勻,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并可避免藥液對支氣管平滑肌的不良刺激。
用藥時,應嚴格掌握好霧化吸入的藥量,避免劑量過大;掌握好霧化吸入的速度,避免過快、過猛。
02 急性肺水腫
急性肺水腫的發生與霧化吸入量大、持續時間長有關。隨著大量霧滴進入肺泡內,霧滴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可在肺泡表面形成張力。一旦這種張力大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張力,就會引起肺泡萎縮,導致毛細血管內的水分滲透進入肺泡和肺間質中,引起急性肺水腫。患者會頻繁咳嗽,咳出大量泡沫樣痰,還會出現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對策:掌握好霧化吸入的藥量,防止劑量過大,尤其要避免在大劑量情況下持續給藥。如必須使用大劑量時,應分次給予。
03 氣管阻塞
氣管阻塞多發生在體質虛弱的幼年或老年患者身上。幼年患者往往咳痰不利,導致支氣管內常有黏痰滯留,容易造成支氣管阻塞。
對老年患者來說,長時間使用低滲霧化液,很有可能造成痰液膨脹而阻塞細小支氣管,導致小氣管阻塞,從而加重老年患者的缺氧狀態,出現呼吸困難、發紺和心律失常等。
對策:在霧化吸入期間,注意幫助體質虛弱的老年患者和幼年患者翻身、拍背和吸痰。保持房間內通風,溫、濕度適中,以防止受涼感冒,加重氣管阻塞和呼吸困難癥狀。老年患者要避免長時間使用低滲霧化液,連續應用最好不超過1周。
04 呃逆
呃逆(打嗝)多見于霧化吸入速度過快、過猛時,大量氣霧顆粒被吞入,刺激膈肌,導致膈肌不自主、間歇性的痙攣,臨床表現為呃逆不止。
對策:避免霧化吸入過快、過猛是防止發生呃逆的最佳方法。一旦出現呃逆,應立即停止霧化吸入,同時囑咐患者深吸氣數次,并在他人的幫助下,按壓雙側大拇指指甲根部橈側的少商穴,以緩解或消除呃逆癥狀。
05 真菌感染
廣譜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等藥液,可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或呼吸道菌群失調,使各類真菌,特別是白色念珠菌、肺孢子菌、曲霉菌等活躍起來,大量繁殖,引起呼吸系統的真菌感染(如肺部真菌感染、鵝口瘡等)。
其中,肺部真菌感染的典型表現為咳嗽、咳痰和氣喘,痰液黏稠,呈膠凍狀或可抽出長絲,并可伴有咯血或痰中帶血。鵝口瘡的典型表現為口腔黏膜表面覆蓋白色乳凝塊樣小點或小片狀物,可逐漸融合成大片,強行剝離后局部黏膜潮紅,可有溢血,但不痛,不流涎,不會影響正常進食,無全身癥狀。
對策:嚴格掌握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的適應證。有條件者應根據藥敏結果選擇窄譜抗生素,避免濫用和頻繁更換抗生素。每次霧化吸入后必須漱口或徹底清洗口腔,多喝水,避免藥液殘留。
連續使用抗生素超過2周的老年患者,必要時可口服酮康唑以預防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者可考慮注射胸腺肽等藥物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
霧化吸入治療在操作得當的情況下是安全的。小伙伴們若在霧化吸入中或吸入后出現并發癥,應及時查找原因并給予針對性處理,避免病情加重。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光明網科普事業部聯合發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