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脫貧摘帽地區農村走向富裕,根本途徑在于支持打造一批連續開發、龍頭帶動、農戶參與、融合發展的特色產業。目前,產業扶貧已成為覆蓋面最廣、帶動人口最多、政策力度最大的扶貧舉措。832個貧困縣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超過100萬個,建成各類產業扶貧基地超過30萬個。
2015年,蘇寧作為全國第一家民營企業,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了全國電商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常講,蘇寧要把之前以捐贈幫扶為主“輸血扶貧”轉化為以扶持創業和創新為主的“造血扶貧”。作為電商平臺,蘇寧充分發揮平臺的渠道資源優勢,通過產業扶貧,帶動全國多個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打造了貴州威寧丑蘋果、十八洞村獼猴桃、東北小人參等深度產業扶貧鏈。
貴州烏蒙山腳下的“蘋果哥”
威寧縣地處烏蒙山腹地,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貴州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當下正是威寧蘋果上市的季節,農戶看著豐收的蘋果正苦于銷路不暢。當地村落交通不暢,村民銷售蘋果多靠在路邊擺攤等待小商小販的收購,今年因為疫情影響,收蘋果的人更少了。
李臣果是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威寧館負責人,主要經營農產品的收購和線上銷售。威寧當地平均海拔2000多米,年平均日照數達到1812小時,蘋果呈自然糖心狀甜份大。李臣果決心將威寧蘋果作為主打產品,上線中華特色館威寧館。
在實訓店正式落地威寧之前,機緣巧合之下,李臣果作為當地的合作伙伴,承接了實訓店在線上中華特色館威寧扶貧館的運營工作。李臣果組建了運營團隊,并和其他4位都是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成員一起作為蘇寧威寧扶貧實訓店的第一期培訓學員,前往蘇寧南京總部接受培訓。在培訓期間,李臣果和團隊成員系統學習了網店運營、營銷推廣、品控、售后等電商知識和技能。同時,在運營過程中,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蘇寧貴州大區在推廣資源、產品把控、銷售管理、物流等方面給予李臣果全程支持。
現在,李臣果和同事開著車,深入大山,去村里收購威寧蘋果,蘇寧中華特色館有了更為優質的蘋果,村民們有了相對穩定的銷路。威寧的丑蘋果和其他特色產品紛紛通過中華特色館威寧館觸網熱銷。
直播帶貨為十八洞村獼猴桃賦能新生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曾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全村共225戶,其中貧困戶就有136戶。2013年,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1688元。
蘇寧在當地開設中華特色館湘西館,把十八洞村的獼猴桃進行重點上線售賣。據湘西館負責人嚴云介紹,因十八洞村土地較少,他們還通過租用其他村的土地來種植獼猴,發展了獼猴桃的飛地經濟。目前種植基地共3000畝,其中2000畝都是租用,通過這樣的經營模式,他們除了帶動十八洞本村225戶939人成功脫貧外,還帶動周邊9600村民走上致富路。今年是獼猴桃的第二個豐產年,預計產量可達1000噸以上。
為了給獼猴桃進行帶貨,當地今年還邀請湘西州副州長向清平、湖南蘇寧總經理竇祝平和當地網紅二丫共同現身直播間,助推十八洞獼猴桃外銷。
湖南蘇寧易購總經理竇祝平表示,蘇寧將會接入蘇寧家樂福、蘇寧拼購等渠道資源優勢,幫助十八洞村的獼猴桃打開銷路,蘇寧易購充分利用其強大的物流、平臺優勢和豐富的行業資源,立體扶貧,助力十八洞村實現鄉村振興。
“人參姑娘”開啟小人參電商熱銷之路
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萬良鎮有“人參之鄉”的美譽,有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人參交易集散地,馬曉彤想到在電商平臺售賣人參以此打開新的銷售渠道。現在作為當地知名的“人參姑娘”,馬曉彤在探索出線上結合線下的經營模式,帶動村民致富。
2017年馬曉彤返鄉考察,看到市場上人參售賣還是以傳統線下渠道為主,她敏銳感知可以利用互聯網的渠道,為家鄉優質的人參打通線上銷售渠道。
經過多方考察和了解,馬曉彤選擇加入蘇寧電商平臺,開通撫松扶貧館和蘇寧拼購店鋪。在人參零售行業中,消費者普遍偏好個頭大的人參,個頭小的總是無人問津。馬曉彤說:“依托于蘇寧拼購的模式,我們創建了小規格人參的銷售方式,5-10克的鮮人參,價格實惠,老百姓都可以接受,很快本地這個規格滯銷的人參,售賣一空。”市場反饋很好,老百姓很感謝我們,解決了這個規格人參賣不出去的難題。”
同時,蘇寧易購也給予了馬曉彤很大的技術支持和流量支持,現在無論是單量還是銷售額都在迅速增長,幫助更多農戶打開了銷售通路。
產業扶貧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路徑,作為一家關注鄉村振興的長期主義者,蘇寧將會繼續把產業脫貧之路走遠走深。(一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