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研智庫、山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和山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山東省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國研智庫濟南中心)、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承辦的“高端智庫看山東‘十四五’規劃調研行”走進德州,進行為期兩天的調研,并舉辦交流座談會,來自國家高端智庫和相關部委及山東省內研究機構的近20位專家與會交流。調研過程中,專家對德州的發展予以充分肯定,對調研中發現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提出了優化發展建議。
座談會上,與會者對德州“十四五”發展戰略、發展目標、發展路徑、主要任務、產業選擇、保障措施等提出多項建議。
如何抓住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三農”問題專家劉奇建議,德州應積極挖掘“三多”,即農業的多種功能、農民的多項技能和農村的多元價值。農業的多種功能包括食物保障功能、就業收入功能、原料供給功能、旅游休閑功能、生態保護功能和文化傳承功能;農民的多項技能是指農工商一肩挑,不僅會種地,還要懂加工、懂經營,政府部門應做好相關服務,讓廣大農民朋友及時掌握這些技能。
針對產業規劃重點任務問題,全國科技興市經濟研究會理事長、科技部調研室原主任胥和平強調,要強化產業基礎,全面提升產業鏈的創新競爭水平。在新型城鎮化方面,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常興華認為,德州應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好結合起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麗平強調,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在“十四五”時期發展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曲維璽建議,德州應立足實際,發展外向型經濟,建設跨境電商發展生態。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白景明表示,區域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營商環境的競爭,要提高行政效率,優化公共服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研究員熊鴻儒則建議,德州要搶抓機遇,加強協同發展和重點區域的發展。
山東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謝申祥建議,德州應立足現有區位優勢,融入京津冀經濟圈。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賈若祥建議,利用創新資源,構建具有德州特色的產業體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宋紫峰提出,德州應更為柔性地引進人才;針對品牌打造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理論部主任黃承梁表示,應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打造高質量的生態德州。(張勝)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