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時節到來,位于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的內蒙古興蒙源實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更加忙碌起來。他們把從當地農民收購的綠色農畜產品,裝進一輛輛大卡車,運往北京,通過北京市大興區消費扶貧中心、“本來生活”等平臺,為北京市民輸送綠色蔬菜和農畜產品,以“造血”的幫扶方式助力當地脫貧攻堅。
察右前旗玫瑰營鎮龐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俊枝,過去每年都會種幾畝馬鈴薯,由于沒有好的銷售渠道,除自給自足外,往年剩下一大部分馬鈴薯都喂了豬、雞等牲畜,效益極低。“但是去年,興蒙源公司來了以后,情況大不一樣。興蒙源公司的收購價比市場價要高,去年我兩畝地4000多斤土豆賣了2800多元,對我們家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王俊枝說,今年她種的5畝谷子,已經跟興蒙源公司達成了收購意向。
“預計今年我們的銷售額將超過1000萬元,受益的種植戶會更多,這幾天正在準備收購工作。”興蒙源公司董事長邢江峰告訴記者,為了進一步將察右前旗的綠色農畜產品打開銷路,該公司今年還開發出奶貝、燕麥米、冷榨亞麻籽油、薯條等四款自主品牌的新產品,并將于國慶期間登陸北京相關渠道銷售。此外,興蒙源公司還將抓住察右前旗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擬創建名單的契機,自主承包土地,進行綠色無污染農產品耕種,把察右前旗綠色農畜產品品牌做優做強,更好地服務于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
興蒙源公司是大興區與察右前旗積極開展京蒙扶貧協作工作的一項重要成果。2018年6月,大興區國資委組織牽頭,率領十幾家區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赴察右前旗開展“萬企幫萬村”扶貧協作工作對接考察。當深入到當地貧困村、貧困戶時,這些國企負責人被貧困群眾的生活狀況深深觸動,便紛紛行動起來,為21個深度貧困村捐助了百萬余元的資金和物資。但單純的“輸血”難以解決根本問題,如何才能“造血”成為兩地政府亟待解決的難題。
在大興區和察右前旗兩地政府的多次協商研究后,決定由兩地國有企業合資成立實業公司:圍繞助推察右前旗農畜產品銷售、產業發展、貧困人口就業增收等方向,充分發揮大興區屬國有企業在產業、技術、人才、管理、品牌上的優勢,提升合作區域的綜合實力和承接能力,推動協同發展;發揮電商優勢,進一步強化與電商企業對接,擴大察右前旗優質農副產品銷售渠道,推動產業發展,助力百姓增收。2018年12月,承擔兩地扶貧協作重要使命的內蒙古興蒙源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
2019年,興蒙源公司與察右前旗9個鄉鎮的113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簽訂溢價包銷協議,秋收后共收購馬鈴薯228噸、胡麻籽17.26噸、雜糧雜豆2噸,收購物資價值300多萬元, 2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和1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直接受益,貧困戶戶均增收1825元。(韓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