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史要做‘有意義’的研究,不僅要發掘新史料,還要通過史料揭示規律、明白道理、指導當今?!?1月14日上午,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在致辭中表示,要做出好的科技史研究,首先要建立追求一流學術的愿望,“板凳愿坐十年冷”,舍得下功夫。
韓啟德表示,科技史研究要按時間來建構,史料是基礎,文獻學乃至考古學是基本功,沒有豐富的史料,尤其是新發現的史料,要做出原創性的研究成果是很難的?!拔覀兂Uf‘以史為鑒’,研究歷史是為了理解當前;知道我們從哪里來,才能知道我們現在在哪里,可能往哪里去”。
什么是有意義的科技史文章?北京大學一位青年教師的文章《技術邏輯與技術民族主義》給韓啟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介紹說,這篇文章挖掘、收集了我國上世紀60-70年代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研制紅旗轎車的許多鮮為人知的史料,由此說明當時我國的實際科技能力并不像眾人心目中那么的落后,令人信服地證明只要我們堅持自立自強,加上正確的政策支持,誰也阻擋不了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壯大。
但同時,韓啟德也指出,目前有些研究只是史料的堆積,沒有從這些史料中得出有意義的道理?!袄鐝牟煌甏牡浼斜容^同一名稱中藥的差異,得出它們并不是同一種藥的結論。像這樣的研究作為中藥學研究似乎還有一點價值,但作為科技史研究就不足道了?!表n啟德說,還有的研究收集人家已經發表過的資料,歸納出一些淺顯的公知的道理;有的文章看不出史料與結論間有什么必然的邏輯關系?!斑@些都讓人覺得那些只是‘為研究而研究,為發文章而寫文章’?!?/p>
韓啟德認為,要做出好的科技史研究,首先要建立追求一流學術的愿望,“板凳愿坐十年冷”,舍得下功夫,摒棄浮躁,拒絕平庸。其次是要加強學術功底,擴大知識面,理工醫科出身的學者要特別加強史學功底,歷史出身的學者要努力補充科技醫學的基礎知識,大家都要更好應用科學方法,加強哲學思考。(光明網記者 張佳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