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7日,百度(NASDAQ:BIDU)發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百度實現營收282億元,歸屬百度的凈利潤達到137億元,營收和利潤均超出華爾街預期。
在今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發展大都呈現負增長態勢下,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了4.9%,帶動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實現了V形反彈。而百度地圖則“站在”貼近用戶的第一線,基于AI、大數據等技術,通過一條條遷徙曲線、一張張通勤路況圖以及海量復工商戶數據等,直觀準確地呈現經濟復蘇進程。
百度地圖通過AI智能外呼系統對全國300多個城市、近20萬營業點進行信息采集的結果顯示:8月份,包括購物、美食、酒店、休閑娛樂等在內的商家,營業比例已經達到93.2%,這充分展現出中國經濟令人振奮的韌性和活力。就技術而言,百度AI智能外呼系統背靠百度核心AI技術,通過語音文本轉換、意圖識別、智能語音合成等能力,模擬真實的電話核實場景,智能客服直接與商戶溝通,核實全程無人工參與,實現高并發、高準確率的地點信息驗證。
今年10月10日,百度在北京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北京用戶通過百度地圖即可一鍵呼叫免費搭乘體驗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Apollo GO,提前感受未來出行模式。百度地圖不僅可服務于當下的日常生活,還為尖端科技的大眾認知普及提供著便利入口。
此外,百度地圖還扮演著城市交通、消費、就業、旅游等諸多方面的“晴雨表”,產出權威大數據供社會公眾和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參考。例如近期百度地圖發布的《2020年第3季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等已清晰反映出:較第二季度而言,中國疫情后復蘇情況進一步向好,百城交通“滿血復活”,居民生活與消費重回正軌。其中,重慶、貴陽、北京通勤高峰擁堵指數位居前三,排名與去年同期一致,武漢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后進入擁堵榜前十;全國總體遷徙規模恢復至去年同期近七成,旅游城市三亞遷入規模指數恢復最快;同時主要城市“夜生活”熱度高漲,城市活力較第一、二季度顯著提升。通過時空大數據,百度地圖刻畫出了中國城市交通、市民生活、消費復蘇的勃勃生機。
百度AI落地在出行領域所帶來的商業與社會價值由此可見一斑,而其時空大數據的絕對領先,與自身AI能力密不可分。作為業內AI化水平最高、搭載AI技術最強最豐富的地圖廠商,百度地圖已實現80%的采集環節AI化,覆蓋信息獲取、數據采集、數據生產和動態修正全流程,相較傳統地圖生產方式效率提升了30倍以上,重新定義了地圖數據生產流程。
作為百度AI落地的重要場景,百度地圖不僅打造出各種AI技術落地出行與信息服務領域的典型標桿,更引領著中國人工智能地圖創新發展。(一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