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做新藥,人們常說的就是“10億美元、15年時間、九成失敗率”的成本。做新藥不容易,做患者用得起的新藥好藥更不容易,但劉志華偏偏選擇了這樣一條不容易走的路。
劉志華是經開區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中專注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研發和生產的藥企首藥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藥控股”)的一名高級工程師兼技術骨干,入職首藥控股后,專注于抗腫瘤和糖尿病創新藥的研發工作,主要負責藥物分子的設計合成與結構優化,統籌、協調新藥研發臨床前研究各部門的工作,確保項目高效快速地向前推進。
近年來,首都地區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主戰場,勇擔創新驅動發展重任,在推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涌現出了一批優秀青年工程技術人員,劉志華就是其中一個。日前,在第二十四屆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標兵名單上,劉志華的名字醒目地排在榜首。
獲評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代表著劉志華是首都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之一,是在科研生產、工程技術、科技應用實踐及科技成果推廣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成績的優秀先進典型。
作為一名“80后”,劉志華最初的職業理想其實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教書育人。如果不出意外,他的人生也會按照這個想法走下去。但是,大學期間,祖父母相繼因癌癥離世的變故改變了他的人生軌道,面對親人雙雙因癌離世的他,萌生了研發抗癌藥物的想法。劉志華毅然從師范專業轉向藥物合成專業,并在碩士期間學習了豐富的藥物化學理論,初步掌握了新藥前期研究階段的研發思路、邏輯以及相關技術。入職首藥控股后,他便一心撲到了抗腫瘤和糖尿病創新藥的研發上;10多年來,劉志華作為首藥控股的一名技術骨干,承擔了多項一類新藥研發項目,參與實施多項“十二五”“十三五”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在多項新藥研發工作中取得了重大創新和突破。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十余項,已獲得授權7項。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MCL-1選擇性抑制劑的研發工作,確定候選藥物SY-4233,是目前已知的同類最優的MCL-1抑制劑,該候選藥物已經申請中國專利。在RET抑制劑的研究開發工作中證明候選藥物SY-5007是目前已知的同類最優的RET抑制劑,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在劉志華看來,新藥研發是一個跨學科工作,離不開團隊的通力協作,“在任何困難面前,我始終相信團隊的力量,因為這個時代是一個競爭空前激烈的時代,一個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唯有團隊的力量才是不可估量的,也是達到成功目標的唯一能力者”。
劉志華心中始終有一個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成長為掌握新藥研發全過程的科研人才,希望自己的工作能為中國醫藥事業的進步作一點貢獻。而此次入選“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標兵”,讓他距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這一評選活動既為我們的創新研發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支持,又在政策上提供了保駕護航的作用,接下來我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好政策紅利,繼續將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依靠經開區的產業優勢和公司的支持,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標一直堅持下去,多做出一些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藥、新藥”。(劉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