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痛風,除了降尿酸還能做什么?專家給出幾點建議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1-01-06 11:03:40

        如今,痛風已經成為我國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且發病率仍在不斷增加。北京市隆福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韓隆胤表示,治療痛風需要服用藥物抗炎止痛及降尿酸,除此以外,還可以做好以下幾方面,以更有效地控制和預防這種疾病。

        (1)減少果糖的攝入

        果糖是現在常用的一種甜味劑,因成本低、甜度高廣泛應用于含糖飲料和各類甜點中。在水果中,無花果、蘋果、香蕉、橙子的果糖含量也比較高。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就容易攝入過量的果糖,尤其是年齡偏小的痛風患者,其中不少人都有長期飲用含糖飲料的不良習慣。

        研究顯示,長期過多地攝入果糖會明顯升高血尿酸,并且減少腎臟對尿酸的排泄,造成高尿酸血癥,還可誘發痛風急性發作。所以,無論是單純高尿酸血癥患者,還是在用藥控制階段的痛風患者,都需要限制果糖的攝入。

        另外,番茄雖然不是水果,過量食用也可誘發痛風急性發作,這一點很多人都不知道。尿酸高的患者也應該限制番茄的攝入。

        (2)保證運動和飲水量

        在痛風急性期控制穩定后,應該開始運動鍛煉,這有助于改善機體代謝能力,降低尿酸水平,改善體重指數,減少合并癥的發生。醫生建議:有氧運動30分鐘/次,每周5次以上。

        此外,痛風患者每天飲水量應維持在2000毫升以上,促進尿酸排泄;運動鍛煉后也需補充足夠水量,防止出汗過多、液體丟失、血液濃縮而引起尿酸波動。

        (3)預防關節損傷

        關節局部損傷可以出現在急性扭傷、過度運動、慢性勞損、關節受涼等情況下,它是誘發痛風急性發作的常見原因。這與損傷后白細胞聚集,尿酸鹽刺激產生炎癥相關。

        所以,在運動鍛煉時要注意強度,避免過度鍛煉,以身體承受能力為度,避免長時間或經常的長途行走;減少籃球、足球等劇烈運動,預防關節扭傷;注意關節的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誘發炎癥。

        (4)警惕藥物副作用和勞累

        痛風患者常常伴隨多種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部分情況下還可能伴有結核或腫瘤。這些疾病的規律治療對痛風本身是有益的,但部分治療藥物對尿酸的影響較大,甚至會誘發痛風發作,常見藥物包括阿司匹林、利尿劑、吡嗪酰胺、化療藥等。在用藥過程中,一定要遵醫囑考慮藥物劑量,并盡可能選用影響更小的藥物。

        尿酸作為一種代謝廢物,需要人體自身進行有效的代謝。所以,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疲勞,減少感染機會,保持機體的良好狀態,維持機體的代謝能力,對穩定尿酸是非常重要的。

        (5)重視中藥治療

        中醫治療痛風的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經驗,其重視體質的總體調整,而不著眼于局部的癥狀。

        專科的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使用健運脾胃、清利濕熱、滋陰降火、散寒除濕、祛瘀通經、化痰通絡等治法,配伍相應的中藥進行個體化調理,來達到控制病情和預防發作的目標。

        (原標題:防治痛風,除了降尿酸還能做什么)

        關鍵詞: 尿酸鹽 痛風患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