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推進產業、生產和經營體系現代化

        光明網 2021-01-13 11:38:22

        光明網訊(記者 趙清建)1月13日上午,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布會上表示,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既是實現“四化”同步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鄉村產業振興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以來,我國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加強現代農業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設施水平穩步提升。現在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億畝,這是我們的目標,到2020年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目標已經實現。2018年以來,每年發展高效節水灌溉2000萬畝以上。

        二是科技支撐明顯增強。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6%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達到71%。這幾個指標都是反映了科技對農業的支撐作用。

        三是綠色發展實現關鍵轉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過75%,農作物、化肥農藥施用量連續4年負增長。這些數字直觀反映了,我國農業發展進入了裝備支撐、創新驅動、綠色引領的新階段,為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那么,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該如何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劉煥鑫表示,主要是加快三個體系的建設,也就是大力推進產業體系現代化、生產體系現代化、經營體系現代化。

        第一,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產業體系現代化。說一千道一萬,產業發展是關鍵,發展鄉村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也是重點。發展鄉村產業,重點是建設“三鏈”,即延伸產業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貫通供應鏈,完善農產品流通設施;提升價值鏈,發展新產業新業態。

        第二,加強現代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建設,加快生產體系現代化。重點推進“四化”,即推進設施化,切實改善田間生產條件;推進機械化,研發推廣實用高效農機;推進綠色化,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數字化,著力打造智慧農業。

        第三,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經營體系現代化。重點培育四類經營主體:推動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提高規模經營效益;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增強為農服務能力;大力培育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帶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

        關鍵詞: 體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