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近日聯合發布公告,公布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這是《名錄》1989年1月發布施行以來,首次迎來大幅調整。
為什么要大幅調整《名錄》?調整有哪些亮點?將給野生動物保護帶來哪些影響?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學者。
豺、長江江豚等65種野生動物由國家二級保護升為國家一級保護,新《名錄》共列入野生動物988種(類)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睹洝?989年發布后,直到這次大幅調整之前,除2003年和2020年分別將麝類、穿山甲所有種調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外,沒有進行過系統更新。
“30多年間,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眹覟l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原常務副主任蔣志剛說,一些瀕危野生動物得到有效保護,瀕危程度得以緩解,而部分野生動物瀕危程度加劇,還有一批新的珍貴、瀕危物種隨著研究的深入被發現,需要及時保護。對《名錄》進行科學調整十分必要。
新《名錄》變化很大,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范圍大大增加。從這組數據中,變化之大可見一斑:
——在保留原《名錄》所有物種的基礎上,新增517種(類)野生動物,比原先受保護物種總量還多。其中,大斑靈貓等43種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狼等474種(類)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將豺、長江江豚等65種野生動物,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國家一級;熊猴、北山羊、蟒蛇3種野生動物,由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二級;
——新《名錄》共列入野生動物988種(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46種和7類。上述物種中,686種為陸生野生動物,294種和8類為水生野生動物。
新發現的瀕危物種,在這次《名錄》調整中倍受關注?!斑@次調整及時列入了我國近年新發現、有新分布記錄的珍貴、瀕危物種。”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所長、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教授時坤表示,如白頰獼猴、懶熊、紅鬣羚等物種,在西南地區呈小種群或邊緣性分布,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需對其開展重點保護。
納入國家重點保護范圍、保護級別升級,意味著對物種的保護力度明顯加大
值得關注的是,在《名錄》征求意見稿中,藏羚、藏野驢、熊猴、北山羊、蟒蛇等5個物種擬降為二級,不過在正式公布的《名錄》中,只有熊猴、北山羊、蟒蛇3個物種降級。
“熊猴、北山羊、蟒蛇種群穩定、分布較廣,對它們予以降級,體現了保護工作的成效,也是基于科學評估的結論?!睍r坤說,藏羚、藏野驢沒有降級,主要是擔心降級后,破壞物種的違法成本降低,有可能導致盜獵行為反彈,威脅物種生存。
新《名錄》為啥增加這么多物種?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教授張偉認為,一方面,我國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物種保護能力越來越強,有能力把更多的物種納入重點保護范圍。近年來,我國加快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各類自然保護地總數達1.18萬處,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8%,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同時不斷強化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為300多種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穩定的人工繁育種群。另一方面,隨著分類學發展,動物分類體系發生不少變化,《名錄》調整考慮了這一重要變化,這也導致納入保護范圍的物種增多。
納入國家重點保護范圍、保護級別升級,意味著對物種的保護力度將明顯加大。物種保護升級,保護項目和經費投入都會有所增加,這對種群和棲息地逐漸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保護級別不同,還意味著法律上針對打擊盜獵、非法走私、非法販賣等有不同的量刑標準?!笔Y志剛表示,《名錄》調整,給一大批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帶來新的契機。
針對重點保護物種,應盡快制定拯救計劃,恢復受威脅物種種群與棲息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