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5日,在巴西帕拉州諾沃普羅雷索以南的亞馬孫熱帶雨林保護區,濃煙從非法點燃引起的大火中升起(資料照片)。圖片來源:CNN
今日視點
◎實習記者 張佳欣
由于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環境污染,人類正在使地球成為一個支離破碎、越來越不適宜居住的星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消息,聯合國日前發布了一份關于地球健康狀況的報告。報告指出,當前地球面臨著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遭破壞及污染問題三大危機,人類必須改變與自然的關系。
因此,這份168頁的報告標題直截了當寫成——《與自然和平相處》。
這份新報告稱,世界人民必須徹底改變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對社會、經濟和日常生活進行徹底的改變。為了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和21世紀中葉碳中和的目標,人們必須使用更加科學的手段、作出更大膽的決策,在保護人與自然的活動中持續創新和進行投資。只有這樣才能在恢復生態系統、擁有更健康的生活以及穩定的氣候方面取得成就。
自然已現三大環境危機
報告的主要作者羅伯特·沃森爵士表示:“我們的后代將繼承一個充滿極端天氣事件的世界——這里海平面上升、動植物大量滅絕、有著不安全的糧食和水,以及未來暴發流行病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的世界。”
沃森說:“事實上,這一緊急情況比我們幾年前認為的要嚴重得多。”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這份報告。“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在向大自然發動一場毫無意義的、自殺性的戰爭。”他說,“其結果是三場相互關聯的環境危機:氣候破壞、生物多樣性遭破壞及污染問題,它們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能力。”
發布該報告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表示:“我們正在摧毀地球,將我們自己的健康和繁榮置于危險之中。”
“沒有大自然的幫助,我們將無法茁壯成長,甚至無法生存。”古特雷斯說。
政策千萬條,行動第一條
CNN稱,世界距離實現其保護地球的商定目標還很遙遠。盡管有長期的全球保護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承諾,但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消失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聯合國的這份報告稱,雖然臭氧層正在慢慢恢復,但人類已經偏離了《巴黎協定》所設想的限制全球變暖的軌道。
報告表示,以目前的速度,全球變暖將在2040年左右甚至更早上升1.5攝氏度。目前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將使世界在2100年前至少變暖3攝氏度,這遠遠超過了巴黎協定中國際公認的目標。
人類已經在付出慘痛的代價,不僅限于日益極端的天氣。根據報告,目前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疾病負擔源于與環境相關的風險,包括類似于新冠肺炎這樣的疾病,以及暴露在人類自己產生的有毒廢物中而導致的疾病。報告稱,污染每年導致約900萬人過早死亡。
現在可能是改變這一切的時候了,因為世界正從一場顛覆一切的大流行中復蘇。報告稱,考慮重新啟動經濟政策的國家可以抓住這一獨特的歷史時刻,把地球放在首位。“新冠肺炎危機為我們提供了重新思考社會如何加速向可持續未來轉型的動力。”
美國廣播公司19日報道稱,該報告中使用“必須”一詞56次,“應該”一詞37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前負責人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表示,應該采取更多行動,因為行動是如此關鍵。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不可偏廢
這份報告為從政府到金融機構再到個人都提供了建議。它提出要以一種新的方式來思考環境和全球經濟。
“將自然的價值排除在外,會使投資偏離保護和恢復自然、減少污染、擴大可再生能源和更可持續地利用資源的經濟解決方案,同時也無益于促進繁榮和增進福祉。”該報告認為,如果人類開始把環境的價值和環境退化對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影響納入經濟活動,我們的決定可能會有所不同。
古特雷斯說:“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種思維轉變的要求有多重要:即使在組織經濟政策和經濟數據的方式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過度捕撈時GDP的增長。我們是在破壞自然,但我們卻把這當作是財富的增加。”
該報告告訴各國,在計算經濟運行狀況時,除了國內生產總值外,還要重視自然。在追求財富和安全的過程中,人類必須學會珍視地質、土壤、空氣和水這四種基本的“自然資本”。
聯合國環境署官網報道稱,2021年至關重要,即將召開的聯合國環境大會、生物多樣性大會和氣候變化大會或許能幫助人們轉變觀念,因為各國將要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標,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自然環境和恢復生物多樣性。
保護地球與自然,刻不容緩,我們需要從現在起就做出改變。正如古特雷斯說:“我們必須做的事情確實沒有先例,但如果2020年是一場災難,那么就讓2021年成為人類開始與自然和平相處、為每個人確保擁有一個公平、公正和可持續未來的一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