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基編輯器新升級 可同時編輯水稻四個除草劑靶標基因

        光明網 2021-02-26 22:00:05

        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升級了現有植物腺嘌呤堿基編輯器,成功對水稻主栽品種的4個除草劑靶標基因實現了一次性同時改造。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分子植物學(Molecular Plant)》上。

        新型ABE系統高效編輯水稻內源除草劑靶標基因OsALS1, OsTubA2, OsGS1和OsACC

        周煥斌研究員介紹,近年來,由CRISPR系統(CRISPR1.0)與核苷酸脫氨酶為基本架構的植物堿基編輯器(CRISPR2.0),作為一種重要技術手段在植物學基礎研究和作物品種改良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相對于胞嘧啶堿基編輯器的深度優化,目前已有的腺嘌呤堿基編輯器基本采用腺嘌呤脫氨酶突變體TadA7.10,編輯效果差強人意,不少基因組靶位點的編輯效率都較低,甚至為零,嚴重限制了該技術在植物學和作物品種改良中的應用。

        為了實現對現有植物腺嘌呤堿基編輯器的優化升級,該團隊研究人員對用腺嘌呤脫氨酶突變體衍生版本進行了評估,并在此基礎之上開發出全新版本TadA9。進一步采取TadA單體策略以及整合SurroGate系統,多個測試靶位點處的堿基編輯效率逐步提高至90%以上,基本類似于CRISPR技術進行靶基因敲除的表現。TadA9擴大了編輯窗口范圍,尤其是對于之前難以編輯的靶位點表現出強勁的編輯能力。

        該研究還證實,TadA9能與眾多Cas9衍生蛋白和同源蛋白廣泛兼容。利用TadA9載體,該團隊成功對水稻主栽品種南粳46中的4個除草劑靶標基因實現了一次性同時改造,4個靶點共編輯效率高達 56.25%,其中3個靶基因的編輯效率高于80%。該研究優化出的一系列高效腺嘌呤堿基編輯器極大地擴展了單堿基編輯技術在植物上的應用,對植物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和農作物分子精準育種改良具有重大推進作用。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基地平臺提質增效技術創新任務、國家轉基因科技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相關技術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并獲授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