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向往轉化為行動自覺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答記者問
光明日報記者?張蕾
近日,生態環境部、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六部門共同制定并發布《“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進一步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價值理念,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夯實社會基礎。
針對《行動計劃》出臺的背景和目的、總體思路、重點舉措等,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行動計劃》出臺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相關負責人:自2018年起,“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渠道不斷拓展,社會共建美麗中國的熱情顯著提升,生態文明宣傳工作的大格局初步形成。但同時我們也看到,當前我國環境污染和生態保護的嚴峻形勢尚未根本轉變。綠色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過程,生態環境輿論形勢復雜嚴峻,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對宣傳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十四五”期間進一步做好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工作依然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
記者:在廣泛開展社會宣傳方面,《行動計劃》確定了哪些重點任務?
相關負責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