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高新區: 排名躍升背后的創新秘訣

        科技日報 2021-03-02 21:00:04

        貴陽高新區企業研發的道路交通仿真平臺工作圖像受訪者供圖

        5250萬元

        為鼓勵園區企業圍繞大數據、裝備制造等關鍵領域開展技術及產業化研究,貴陽高新區幫助企業爭取國家、省、市科技項目立項78項,爭取上級扶持資金達5250萬元。

        2月下旬,科技日報記者從貴陽高新區獲悉,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日前公布的2020年度國家高新區評價結果中,貴陽高新區的綜合排名在全國169個國家高新區中升至第42位,較上年度上升8位。

        這樣的結果看似意外,實則必然。

        近年來,貴陽高新區在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方向,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大數據戰略行動,深入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區域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對外開放、國際合作等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居全省前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量位列全省開發區第一,高層次人才擁有量居全省前列,已成為全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榜單背后,透露出的是貴陽高新區一種新的發展理念,帶來的是一種新的產業變化。

        利用大數據新優勢 帶動實體經濟發展

        大數據+無人駕駛,讓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得到歐美買家的青睞,獲得無人駕駛車的購買訂單。

        大數據+智能制造,讓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宇科技)的關鍵設備數控化率達到98%,生產效率提升55%以上,材料利用率提高30%,產品質量合格率從88%提高到99%。

        大數據+醫療,讓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國內唯一一家連續4年入圍“中國互聯網100強”的互聯網醫療企業,公司黨支部獲批貴州省第一批互聯網行業黨建示范點。

        作為全省和貴陽市高新產業發展的主戰場、核心區之一,近年來,貴陽高新區以大數據引領高質量發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發展生態,呈現出產業加快聚集、行業深度融合、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的良好態勢,打造出一個以創新為引領的優勢產業集群,為發展不斷催生新動能。2020年,貴陽高新區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全年完成74億元,同比增長11.95%。

        這背后正是貴陽高新區充分利用大數據先發優勢,縱深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努力。圍繞大數據核心業態、關聯業態、衍生業態,貴陽高新區不斷延展大數據“觸角”,“大數據+工業”“大數據+農業”“大數據+服務業”“大數據+政府治理”“大數據+社會管理”等模式將大數據不斷延展到三次產業、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

        “融”起來的大數據,激發的能量不可限量。“接下來,貴陽高新區將不斷挖掘大數據價值,加快推進大數據在政用、民用、商用等領域的融合發展。”貴陽高新區大數據發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為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們按照‘高、新、快、好’四字方針,加快構建以知識創新體系、技術創新體系、成果轉化體系為重點的科技創新體系,強化人才招引力度,大力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貴陽高

        新區科技創新創業局局長陸秀峰說道,為鼓勵園區企業圍繞大數據、裝備制造等關鍵領域開展技術及產業化研究,全區幫助企業爭取國家、省、市科技項目立項78項,爭取上級扶持資金達5250萬元。

        時代沃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沃頓)主要從事反滲透和納濾膜產品的研發、制造和服務業務,憑借膜片制造技術和規模化生產能力,成為國內最大的復合反滲透膜專業化生產企業,其產品已通過美國NSF認證和WQA金印認證,遠銷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德國、土耳其、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并在全球各地擁有自己的代理經銷商和固定客戶群。為使產品更具競爭力,在貴陽高新區幫助下,該企業目前已成功立項“印染廢水處理用復合反滲透膜開發”項目,未來公司將在科技創新的路上不斷前行。

        截至目前,貴陽高新區已實施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項目6項,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0%,全年實施重大技術攻關項目2項,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200%。

        2020年,貴陽高新區按照黨工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的要求,突破層層難關,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4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371家,為全區繪就高質量發展新藍圖,有效增強了科技創新供給。

        構筑開放大平臺 造發展新優勢

        數據顯示,2020年度,貴陽高新區累計外貿進出口總額達44480萬美元,完成進度排名全市第二;實際利用外資全年累計完成24861.58萬美元,同比增長15.64%,完成總量排名全市第一;服務外包接包執行額累計完成17142萬美元,總量、進度均排名全市第一。

        數據之下,是貴陽高新區一系列的扎實舉措予以支撐。

        2020年,貴陽高新區結合實際,積極發揮全省“1+8”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優勢,舉全區之力圍繞“一品一業、百業富貴”,大力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定融入國家“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積極引導企業融入“一帶一路”開拓國際市場;為外資企業提供投資咨詢、落地注冊服務;在確保境外工作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發揮設在日本、以色列的離岸創新中心的宣傳推介作用,挖掘對外交流渠道;引導電建貴陽院、交勘院、電力設計院等數字服務企業“走出去”,推動服務貿易(外包)發展……

        一系列舉措助推下,轄區內的外貿外資企業十分活躍。

        貴州省物資集團迅速辦理了拓展“一帶一路”國家業務所需的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證件,打開了在加蓬、南非等“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業務;時代沃頓、航宇科技等外貿企業擴大了產品在歐洲、亞洲的出口業務;電建貴陽院、貴州長通集團等服務出口企業擴大了在越南、柬埔寨等“一帶一路”國家的服務業務;貴州磷起點科技抓住境外疫情對國際飼料供應商的沖擊這一機遇,依托國家政策,穩步擴大南美、烏克蘭及東南亞等“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業務……

        今年1月,貴陽高新區獲商務部批準,正式從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升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對于加快外貿發展方式轉變、打造開放型經濟產業集群、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貴陽高新區將建好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繼續深入企業做好服務和指導工作,引進和培育外貿市場主體,引導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力爭持續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發揮基地在‘六穩’工作中的帶動作用。”貴陽高新區國際合作促進中心副主任龍光標說。

        (記者 何星輝)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