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委員支招: 讓長江“多嬌”、魚兒“安居”

        科技日報 2021-03-08 14:00:06

        “10年禁捕對于扭轉長江生態危局有關鍵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旭東說。

        長江水資源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沿江城市數量也占全國三分之一。守護長江的生命與“芳華”,讓沿江地區代表委員千里同心。

        “目前長江水生態環境、綠色技術研發與應用還面臨高質量發展的挑戰,建議整合區域科技、人才和產業優勢,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比珖f委員、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薛建輝說。他生在長江邊,喝著長江水長大。今年,薛建輝與其他4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議,建設“長江經濟帶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保護魚類棲息地需“上戶口”“開綠燈”

        對于如何讓長江魚類長久、安心地在長江定居、繁衍的思考,促成了徐旭東今年兩會的提案。

        他建議,應組織長江魚類棲息地的普查和確認工作,并登記、劃定范圍,對重要棲息地劃定生態紅線;在航道建設等規劃中避開重要的水生動物棲息地或采取實質性彌補措施;在適當區域修筑丁壩、魚巢等,增加魚類棲息場所,一些并非防洪需要而構筑的民垸子堤也可拆除,恢復為魚類棲息地;加強污染防治工作,在魚類棲息地附近杜絕污水排放;建議組織專家委員會,督導長江上游水庫的聯合生態調度,盡可能滿足生態修復所需要的條件。

        給長江魚兒鋪好了棲息的“溫床”,還得讓它們暢游無阻。徐旭東發現,許多魚類在湖泊肥育成熟后需要到長江產卵繁殖,但許多原本通江的湖泊因為防洪排水等需要而筑堤建閘,阻斷了江湖連通和魚類洄游,這也是長江魚類數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他建議,在條件合適的湖泊試行季節性開閘,讓這些湖泊獲得與長江的部分連通,從而給魚類洄游“開綠燈”。

        科技資源集聚破解生態保護難題

        徐旭東在長江中游為水生動植物搖旗吶喊的同時,長江下游的5位全國政協委員,則聚焦用科技讓長江“多嬌”。

        薛建輝曾任江蘇省人大代表,赴江蘇沿江城市調研,進入他眼中的,是化工圍江,船廠林立,岸線被無序生產攪得支離破碎。

        5年來,長江經濟帶11省市交出了一份高分生態“答卷”。2020年前11個月,長江經濟帶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6.6%,較2016年提高13.3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比例為0.4%,較2016年下降2.9個百分點。

        “這幾年明顯感覺對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更好了,沿江的重化工企業搬離,岸線的生態修復也在逐漸向好。”不過,薛建輝發現,沿江地區科技創新與綠色產業發展需求部分脫節、從0到1的原始創新成果稀缺,長江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綜合解決方案和科學治理模式缺乏。

        日前,薛建輝提出建設“長江經濟帶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提案,并立即得到崔向群、賀云翱、宋青、秦叔逵4位委員的附議。

        “建議加強重化工業綠色發展與減排技術和裝備、城鎮污水污泥高效低耗處理與資源化技術和裝備、農村水污染治理與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河湖生態治理與健康恢復技術、大數據智慧管控技術等領域聯合攻關?!保ㄓ浾?金 鳳)

        關鍵詞: 委員 支招 長江 魚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