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都裝了電子傳感器,濕度、溫度、蟲害情況等數據實時掌控。如有異常,手機會收到預警,動動手指就能把莊稼種好。”種了半輩子地的農民沈煜潮怎么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田地會被互聯網技術所改變。
如今,在沈煜潮的家鄉——浙江省德清縣,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加速與農業深度融合,數字化的“火種”伴隨著鄉村振興的號角在這里徐徐“點燃”,智慧鄉村發展按下了“快進鍵”。
為農民裝上“智慧大腦”
“以前我常年住在魚塘邊,大半夜要起來查看,就怕魚缺氧,現在有了高科技,我成‘甩手掌柜’哩。”浙江省德清縣鐘管鎮曲溪村的養魚大戶沈云建養了15年魚,第一次感覺養殖可以如此輕松。
打開手機里的“數字養殖”App,魚塘的實時數據一目了然:溶氧量3.4mg/L,水溫12.6℃……沈云建高興地說,給魚塘安裝了水質監控、遠程控制等智能設備后,效果很顯著:去年魚塘產量從2萬公斤增至5萬多公斤。
作為浙江唯一的數字農業試點縣,目前,德清已建成350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點,農業大數據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等“一中心四平臺”,努力實現農業產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
這幾日,在浙江德清的水木莫干山都市農業園區里,西紅柿掛滿枝頭,該園區迎來了建成后的首個豐收季。和普通大棚不同,“數字工廠”運用智能環控、水肥一體等44項農業科技成果,不僅實現從育苗到采摘的全流程自動管控,還能全年連續產出。
“為此,我們做了340多項專利,將更多的工業質控、數字量化的工業標準賦能到我們作物上,40畝的蔬菜園只需要6個工人就夠了。”北京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慶表示。
類似“聰明”的蔬菜工廠,在德清比比皆是。洛舍鎮的百源康數字夢工廠,“魚菜共生”項目采用高科技,將黃瓜番茄與鱸魚在一分為二的空間里實現協同共生;新安鎮的啟航冬棗數字植物工廠,通過智能一體化管理,實現畝增年產值1600元。這兩個項目成功入選浙江省數字農業工廠試點創建主體名單。
數字化重塑鄉村治理體系
當前,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推動德清縣的傳統農業向智能化轉型。不過,“數字化”的意義并不僅限于此。近年來,德清堅持把以地理信息為基礎而衍生開來的數字技術廣泛運用到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有效推動縣域農村生產、生態、生活“三生空間”轉型變革。
走進德清每個行政村,都能看到電子屏上的“數字鄉村一張圖”。遠遠看去,它是一張三維傾斜攝影矢量地圖,村落風貌盡收眼底。點擊鼠標,圖上的空間數據和公共數據紛紛顯現,涵蓋鄉村規劃、鄉村經營、鄉村環境、鄉村服務和鄉村治理5個領域。
“這張‘圖’歸集了空間規劃、地理信息、自然環境等282類基礎數據,實時共享時空信息、基層治理、智慧交通、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等15個系統數據,以‘一圖全面感知’的方式,讓各鎮、村實時掌握鄉村生產、生活、生態變化。”德清縣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趙方正說。
在德清縣乾元鎮城北村,“地圖”成了村莊治理的“中樞大腦”。以垃圾分類為例,村里的垃圾桶能智能感應垃圾分類情況,并實時向“數字鄉村一張圖”傳輸數據。垃圾分類情況在圖上一目了然,倒逼村民自覺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目前,該村垃圾分類準確率達90%。
“這不僅是一張三維電子地圖,也是觸達鄉村各角落的物聯感知網。”德清縣五四村黨總支書記孫國文說。“電線桿上有懸掛物”“道路上有拋灑物”“路燈不亮了”……每天,這樣的信息都能在五四村的鄉村數字化治理平臺上實時顯現,實時處理。“與此同時,村民也可以通過手機應用,獲得鄉村醫療、養老、助殘、垃圾分類等‘最后一公里’的便民服務,成為數字化平臺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孫國文說。
目前,德清“數字鄉村一張圖”已初步實現鄉村全覆蓋。利用大數據和地理信息技術,德清積極打造的數字鄉村全景圖、鄉村服務管理移動端和縣域鄉村數字治理中心,讓鄉村治理更加精準。
頂層設計,推動縣域鄉村整體智治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可以預見,在我國“十四五”開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之際,數字鄉村將成為提振鄉村發展重要突破口。
“在鄉村治理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城市大腦’數據支撐,打造鄉村治理統一的數據底座,探索一條以數字技術賦能撬動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子。”德清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姚建強說。
眼下,德清正全力推進開展全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全域數字治理試驗區建設,涉及覆蓋全域的城鄉三維地圖建模、人口動態遷移感知系統、鄉村治理多規合一應用等20個重點實施項目,進一步推動鄉村治理多維度、多領域數字化。
“數字三農的深化過程就像‘平地起高樓’。下一步,德清還要繼續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將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基建納入‘十四五’規劃。同時,加強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進一步加快培育‘數字新人才’,壯大鄉村數字化人才隊伍。”德清縣副縣長王振權說。(記者唐弢 岳德亮)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