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跨省常態化生態補償機制

        光明網 2021-03-10 19:15:03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波代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波表示,作為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四川擔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責任,必須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依靠河湖長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和管理的力量,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四川構建了水污染防治的新格局。”王波代表介紹,四川牢牢守住了長江、黃河上游第一道崗,“十三五”期間特別是2020年,長江、嘉陵江、涪江、渠江出川水質穩定達標,四川省水環境質量創最好水平,岷江流域首次全域達標。

        王波代表說,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深入推進,該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壓力增大,加強成渝地區跨界河流聯防聯治,建立常態化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不斷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對整個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

        王波代表建議,充分考慮四川作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戰略重要性,在國家層面建立健全成渝地區跨區域、多元化、長效生態補償機制。強化成渝地區聯防聯治,將沱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等跨界河流水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十四五”相關規劃,指導成渝地區統籌推動跨界河流綜合治理,實現水生態環境保護統一標準、目標、立法;中央財政設立成渝地區跨界河流保護專項資金;建設成渝地區水環境智能化現代化業務管控共享平臺,實現區域生態環境行政執法信息共享。

        整??? 理:光明日報記者周洪雙 李曉東

        制??? 作:光明網記者宋雅娟 涂子怡

        關鍵詞: 建立 常態 生態 補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