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免疫學》最新發表一篇免疫學研究論文稱,免疫信號轉導分子白介素-22(IL-22)可以抑制紅細胞的產生,使小鼠患上貧血癥。這項研究結果或為人類患者的應激誘導貧血癥提供治療思路。
該論文指出,對環境中輻射、農藥、鉛或汞等重金屬的暴露可以增加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是一組癌癥的統稱)的患病風險,其特點是骨髓內的造血細胞無法發育成熟,常伴有嚴重的貧血癥。不過,導致MDS的機制尚未完全清晰。
論文通訊作者、美國波士頓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勞里·格利姆徹爾(LaurieGlimcher)和馬赫什·拉恩德哈爾(MaheshRaundhal)及同事鑒定出一個應激誘導的特征,該特征可導致Riok2基因表達異常的小鼠產生的紅細胞減少(人體的Riok2基因由5號染色體的一個區域編碼),而10%-15%的MDS患者都有這個編碼區域的缺失。他們發現,Riok2表達減少會使免疫信號轉導分子IL-22的表達增加。同時觀察到,該小鼠模型的未成熟紅細胞對IL-22尤其敏感,IL-22水平上升會抑制紅細胞的發育成熟,最終導致細胞死亡。隨后,研究人員證明了用抗體療法中和IL-22能重新恢復紅細胞的產生。
此外,論文作者還在一個5號染色體發生突變的MDS人類患者隊列和另一個貧血癥及慢性腎病的人類患者隊列中,分別觀察到IL-22水平的升高,這說明IL-22或許能作為這些疾病的一個生物標志物。
論文作者認為,后續雖然仍需開展進一步研究,但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可知,靶向IL-22信號轉導通路或有助于減輕人類患者的應激誘導貧血癥。(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