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油菜產業發展的瓶頸是什么呢?關鍵是效益,這是農民種油菜積極性的根本所在?!苯?,在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舉行的2021年湖北省油菜花節開幕式上,年年參加油菜花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提出,要提高油菜產業效益,首要的是提高規?;蜋C械化,而規?;窍拗茩C械化的主要因素。
“油菜是湖北省最有種植優勢的作物?!备低澔貞浾f,改革開放之初,全國和湖北的專家論證過湖北省種植作物產業的優勢。當時認為,湖北水稻不錯,但比不上湖南、江蘇;玉米比不過河南、河北、東北;小麥比不過河南;棉花比不過當時的江蘇、山東。只有油菜是湖北在全國最有優勢的作物。十多年來,湖北油菜種植面積、總產量均保持全國第一就是證明。
傅廷棟認為,新時期油菜產業發展的特色是,以油為主,因地制宜,多功能(油用、菜用、花用、蜜用、飼用、肥用)利用相結合,栽培機械化、輕簡化,提高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經濟效益問題影響油菜產業發展。傅廷棟說,歐洲、加拿大每公斤菜籽成本約為人民幣2元,我國內蒙古海拉爾和新疆伊犁地區油菜籽成本大約也是每公斤2元,而長江流域菜籽每公斤成本約為4元。長江地區菜籽生產成本高于前者一倍,主要問題在于機械化、規模化。
“因此,要提高效益,首要的是提高規?;蜋C械化,而規?;窍拗茩C械化的主要因素?!备低澱f。
他曾查閱資料發現,1929年我國平均一塊田的面積有5.7畝,平均每戶是31.5畝;70年以后,1999年,我國每一塊田平均面積只有1.3畝,戶平均是7.95畝。
“每一塊田的面積減少了四分之三,每一戶的面積也減少了四分之三?!备低澱J為,這樣分散、小規模的生產模式要實行高效率的機械化生產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根據國家政策,加強土地流轉或者托管,發展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公司+農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對發展油菜至關重要。
談到提高種植油菜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傅廷棟根據荊門沙洋的經驗概括為:減投增效,機械化、輕簡化,推廣抗根腫病的油菜新品種等,減少勞力、肥料、農藥等投入;質量增效,增加油菜籽單位面積產量、產油量,推廣高油酸、高油分的品種等;擴能增效,充分發揮多功能利用的經濟效益;加工增效,發展7D加工濃香菜籽油、餅粕精深加工等;品牌增效,如創建荊門荊花牌、農谷高油酸菜籽油品牌等。(李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