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制導武器的橫空出世,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航空、無線電、自動控制、導航以及電子計算機等技術的發展,精確制導武器技術也迅速發展起來,并日漸成熟。各國裝備的精確制導武器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種類也越來越豐富。目前已經發展成為種類繁多的“大家族”。
精確制導武器主要包括精確制導導彈(簡稱導彈)、精確制導彈藥(又稱靈巧彈藥)和水下制導武器三大類。
精確制導導彈,可以說是大家族中的“大咖”。導彈是一種攜帶戰斗部,依靠自身動力裝置推進,由制導系統導引控制飛行軌跡,導向目標并摧毀目標的飛行器。導彈最重要的指標是射程、威力和精度。發動機主要解決打得遠的問題,戰斗部主要解決打得狠的問題,制導系統主要解決打得準的問題。在導彈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中,如果去掉發動機,就是精確制導彈藥;如果去掉戰斗部,就是無人機和運載火箭;如果去掉制導系統,就是非控火箭彈。
通過媒體報道,我們熟知了一些導彈名詞,比如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等等。巡航導彈外形像飛機,德國的V1導彈是開山鼻祖,這種類型的導彈作為一個整體直接攻擊目標;彈道導彈外形像火箭,無翼,元老首推德國的V2導彈。彈道導彈飛行到預定高度和位置后,彈體和彈頭分離,由彈頭執行攻擊目標的任務。
另外一大類家族成員是精確制導彈藥。與導彈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它自身無動力裝置,需要借助火炮、飛機等投擲。它又細分為兩類,一類是末制導彈藥,在彈道末段依靠尋的器和控制系統,自動修正或改變飛行軌跡,從而不斷接近并最終命中目標。另一類是末敏彈藥,在目標上空被撒布時,能在較小范圍內探測目標,沿探測器瞄準的方向發射彈丸,典型的如紅外成像的“斯基特”,毫米波制導的“薩達姆”,都是從空中攻擊集群坦克。
還有一大類神秘而特殊的家族成員,水下制導武器。是指在海戰使用,能在水下毀傷目標以及對抗這些武器的各種裝備。海水密度是空氣的800多倍,海水中航行阻力大、壓力大。在海戰中使用的水下制導武器自成一體,一般可分為制導魚雷、制導水雷和制導深水炸彈等。典型的有美國的MK48DCAP制導魚雷、意大利的MAFO2(LOLA)制導水雷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