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零起步 當上數控設備“醫生”

        科技日報 2021-04-12 12:15:03

        入行6年,他從一名普通的大學畢業生成長為創新型技術管理人才,生產工裝設備20余臺,參與工裝設備技術改造革新40余項,累計節省生產支出400余萬元,獲得上級嘉獎10余次……

        他就是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春車輛段設備車間助理工程師馬健。

        2014年,馬健畢業于哈爾濱理工大學。滿懷對專業的熱愛,走出校園的他來到長春車輛段,從事設備檢修工作。

        自上班第一天起,馬健每天都會到現場觀摩客車檢修過程、學習設備維修技術,晚上他認真整理白天學到的知識。

        為了徹底弄懂固定設備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馬健反復琢磨每臺設備的構造,常常在車間一待就是一天。不懈努力之下,他很快便掌握了大量機械設計原理,并開始上手解決一些技術問題。

        一次作業時,馬健發現工作中使用的手動壓力機存在安全隱患,就想對其進行改良,隨即便開始制作模型。“這么多年,我們都沒想到,還能這么改造手動壓力機!”看到模型圖紙后,車間配件組工長李樹文豎起了大拇指。

        車間里的水輪除銹機曾多次出故障,但由于維修該設備要用的小配件價格昂貴,動輒數千元、多則上萬元,因此每次返廠維修廠里都要支付高額的維修費。

        為了給廠里節約成本,馬健翻閱了大量資料,研究起自己從未接觸過的數字化控制領域。經過不懈的努力,他攻克了技術難關,最終實現了自主維修。自此,只要車間數控設備出了問題,大家都要找這位“醫生”,讓他給設備“瞧瞧病”。

        在前不久的檢修作業中,車間里最重要的雙軸不落輪鏇床操作鍵盤出了故障,該設備廠家建議更換新品并報價2萬元。

        得知此消息后,馬健希望為廠里省下這筆費用,他連夜拆解了設備操作鍵盤,發現其中多處電路板被電蝕。憑借多年經驗,他判斷導致故障出現的原因是HG14-39K型芯片損壞,而這種芯片在電商平臺售價僅為3元。隨后,通過更換芯片和電氣元件,他成功恢復了鏇床的全部功能,僅花費了203元。

        “隨著技術的發展,數控設備的故障判斷難度不斷增加,這就需要技術人員及時補充相關知識,以應對現場隨時可能出現的‘疑難雜癥’。”馬健說。

        此外,馬健還研制出環簧清洗機、轉向架定位套拆裝機等一系列工藝革新設備,它們極大地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提高了檢修生產效率。

        在馬健看來,車間里的設備就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運行中出現問題很正常。“如能在它‘犯錯’時及時給予糾正,它就會運轉得越來越好,最終成為工人們的得力助手。看到廠里一臺臺設備正常運轉,這比獲得任何獎勵都讓我感到高興。”他說。(郝曉明)

        關鍵詞: 起步 數控設備 醫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