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新數據出爐 可用于檢驗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中國新聞網 2021-04-14 19:00:05

        中新網上海4月14日電(鄭瑩瑩)黑洞又有新數據了。4月14日,全球19臺望遠鏡(陣)所觀測的“黑洞”新數據被公開,相關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上。

        2019年4月10日,全球科學家們聯合發布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圖像,揭示了一個明亮的環狀結構及其黑暗的中央區域——黑洞的陰影,狀似“甜甜圈”。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的天馬望遠鏡團隊參與了此次觀測。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研究員沈志強介紹,全球科學家通過協調包括地面和空間最先進的望遠鏡,在對M87的EHT(事件視界望遠鏡)觀測期間,同步收集到了整個電磁波譜范圍內的輻射,這是迄今為止對超大質量黑洞及其噴流的頻率覆蓋最寬的同步觀測,“這些數據進而可以幫助科學家們開展相應的黑洞研究。”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副研究員江悟說,黑洞是神秘的天體,這次通過全球望遠鏡(陣)的合作,把M87星系的整個電磁波譜都采集到了。他表示,這個“數據新寶庫”的意義在于“前所未有”,“之前也對其各個波段進行過觀測,但這次是覆蓋范圍最廣,最同步的一次。”

        全球共有3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個科研機構的76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使用19臺望遠鏡(陣),匯集了此次公布的這些黑洞新數據。這些望遠鏡的數據,與當前和未來的EHT(事件視界望遠鏡)相結合,將可以讓科學家能夠對天體物理學的一些最重要和最具挑戰性的研究領域進行分析。比如,這些數據可以用來完善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檢驗。

        這些數據的結果表明,當時M87星系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物質產生的輻射強度,處于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這為看黑洞的“陰影”提供了理想條件。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博士后趙杉杉在受訪時解釋,測定黑洞陰影的大小和形狀,可以用來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圓的和相對有點癟的,都屬于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黑洞陰影的形狀。”她表示,2017年公布的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中,明亮和黑暗區域的邊界比較模糊,這一次公布的數據,有助對明亮的部分建模,進而提取中間黑暗部分的大小、形狀,以進一步驗證廣義相對論的合理性。(完)

        關鍵詞: 黑洞 數據 出爐 用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