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讀書日 知乎答主共同解答讀書之問

        鳳凰網 2021-04-24 00:15:03

        為什么要讀書?有種很好的說法:生活的一切不解與疑惑,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今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正式確定的第26個年頭。在互聯網高度普及、信息分外龐雜的當下,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更顯得珍貴。

        世界讀書日期間,知乎特別推出“薦書節”活動,圍繞生活、工作、情感等話題,以問答形式推薦書單。讀書一直是知乎用戶獲得新知的重要方式,世界讀書日期間,知乎還聯合眾多答主一起,分享心目中的2021年書單,用閱讀接近答案。

        生活中的問題,在書中尋找答案

        作為中國最大的問答式在線社區,知乎積累了3 .53億條內容,其中包括3.15億個回答,覆蓋1000多個垂直領域和57.1萬個話題。與此同時,知乎上也擁有超過340萬個優質會員內容,包括鹽選專欄、電子書、電子雜志、在線及錄制講座以及有聲讀物。知乎上形形色色的問題和回答,都和書籍、讀書息息相關,而知乎會員內容,則為這些問題和回答提供支點。

        世界讀書日期間,知乎推出“薦書節”活動,圍繞“生活之問”“工作之問”“情感之問”“無用之問”四個話題,以問題帶出書籍,以書籍提供解答。

        在“你最難的時候是怎么過去的?”“要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里?”等情感類問題下,作家九邊的《向上生長》,作家岸見一郎的《被討厭的勇氣》等作品給你提供建議;在“怎樣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你更看重結果,還是更看重過程?”等工作類命題下,《學習力:顛覆職場學習的高效方法》《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等作品也許能提供鏡鑒;在“厲害的人是怎么分析問題的?”“特別酷的父母有哪些令人驚艷的教育方式?”等問題下,熱銷不衰的《認知覺醒》《窮爸爸富爸爸》依然能給予你靈感......每一本書的背后,都是對大千世界的思考與解答。

        知乎答主薦書,用閱讀接近答案

        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目中的書單都是一座私人寶藏。在知乎,累計4310萬答主在分享著自己的知識、經驗和見解,讀書成為答主得以分享這些寶貴內容的能量來源,答主心中的書單則記錄了自己提問與回答的心路歷程。

        近日在京東、當當等電商平臺,許多兒童繪本的商詳頁中標注此圖書由知乎母嬰鹽究員推薦。在知乎站內,兒童圖書也引發討論。知乎答主、科幻作家郝景芳發問:“繪本或者童話故事,對于孩子認識世界具有哪些啟發和幫助?”。答主“小武與花生”回答稱,繪本和童話故事都能將生活中常見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具象化,并盡可能的以一種有趣的形式呈現在孩子面前。”知乎答主、繪本創作者熊亮提問,“繪本里的個性趣味與知識,家長更重視哪個?”對此,知乎母嬰鹽究員“丟丟”認為自己會更注重個性趣味,有趣的內容和互動式的陪伴,會使家長更加享受跟孩子一起共讀的時光。

        “什么是真正的人間煙火?”,在這一問題下,博集天卷出版社作為知乎答主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和書單。“山河錯落有致,人間煙火如常。上周看到關于武漢疫情解封之后一周年的各種視頻,心中感觸頗多。過去的一年,淚水汗水交織著,有與疫情抗爭的艱辛也有疫情緩解的喜悅。戶部巷,黃鶴樓,珞珈山下……我們從視頻中看到一個生機勃勃的有著濃厚煙火氣的武漢。浴火重生之后的武漢回來了,伴著的還有整個武漢濃濃的煙火氣。”

        博集天卷在回答中推薦了飽含人間煙火的書單:青年作家、前《新周刊》記者庫索的新書《我在京東居酒屋》,一個載滿無數故事的居酒屋,一個人生百態的縮影;作家劉群筆下的《北美客》,則是一部美國國民肖像報告,探尋擁有美國國民烙印的人物生活軌跡,近距離感受他們的生命;后疫情時代,沒有任何一項事情比健康以及建立起屬于自己身體的免疫體系更能吸引人們的關注,哈佛醫學博士威廉·李所著的《吃出自愈力》,適合當下的每個人。

        人的一生中遇到的問題中,不是每個都有標準答案。閱讀,就是在接近屬于自己答案的過程。4.23世界讀書日,知乎與答主、用戶一起,以閱讀賦予書籍生命,尋找自己的解答。(辛文)

        關鍵詞: 4 23 世界 讀書 共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