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互法院解讀在線教育著作權保護

        人民法院報 2021-04-26 13:15:03

        在線教育相較于傳統學校教學具有自主性強、互動性強、綜合性強等特點,近年來,在線教育市場持續升溫,但也隨之出現了很多矛盾糾紛。4月21日,北京互聯網法院針對在線教育行業著作權保護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解讀。

        據介紹,自建院至2021年4月15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共受理涉在線教育著作權侵權類糾紛2000余件。“涉及在線教育的著作權侵權類案件存在侵權作品傳播渠道廣泛、侵權行為隱蔽等特點,公眾號、APP、朋友圈、論壇等各種平臺都可能成為侵權作品的傳播途徑,通過個人朋友圈售賣侵權課件等行為往往發現難、取證難。”據北京互聯網法院立案庭法官袁建華介紹,侵權作品既有電子教材、圖片、音像制品,又有課件、視頻、電子試卷等,類型多樣且數量眾多,侵權作品以極低甚至免費的方式廣泛傳播,擠占了被侵權作品的銷售渠道,嚴重損害了權利人的利益。

        “網上教學內容中如果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他人作品,需要征得權利人許可并支付相應的使用費。”據北京互聯網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副庭長朱閣介紹。未經權利人許可,以商業經營為目的,在網絡上公開傳播含有他人作品的課件、教學視頻等內容,使公眾可以通過互聯網在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侵權作品,構成對權利人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犯。她提示,針對侵權行為,著作權人要及時固定證據、盡快止損、積極維權;在線教育行業經營者和從業者要樹立“先許可,后使用”的法律意識和權利意識。

        來源:人民法院報|作者:趙巖 趙曉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