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三農高質量發展的鐘祥引擎

        中國農網 2021-04-28 07:30:03

        春到農業大市鐘祥,不論是田野鄉村,還是產業園區,到處呈現著一派熱火朝天、干事創業忙碌的景象。

        2020年,鐘祥“三農”工作收獲27項國家級、省級榮譽。全市糧食種植面積260萬畝,年生豬出欄125萬頭,農業增加值、增幅均位居湖北荊門縣市區第一名,鐘祥市的漁政監督、畜牧獸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被農業農村部通報表揚。鐘祥市農機發展中心被中國農業機械學會表彰為2020年度全國農機科普先進集體。

        2021年,鐘祥市唱響“項目建設提速年”主旋律,立志重返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新春伊始,鐘祥磷肥化工、長壽食品、裝備制造等一批農業產業化轉型升級工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率先點燃了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鐘祥農青園藝花卉大棚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鐘祥市委書記何平表示,鐘祥要始終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三農工作主旋律,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上譜寫發展新篇。要立足鐘祥“世界長壽之鄉”金字招牌和“生態富硒”特色優勢,重點圍繞“糧油豬、花果蔬、豆魚葛菇”等當地傳統、特色產業,建設區域性全產業鏈服務中心。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康養、電子商務等適宜農村發展的現代服務業,把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的二三產業盡量留在農村,通過延鏈、補鏈、強鏈讓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完善鏈條,提升效益,打造“3+6”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體系

        走進鐘祥市柴湖鎮農青園藝的盆栽花卉種植基地,3500畝的智能溫室,上有空調,下有地暖,從上到下采用全球最先進的花卉種植設備,一年四季如春。基地負責人介紹,這里生產的白掌、紅掌等主打花卉產品占了全國超40%的市場份額,并帶動周邊花卉包裝、花盤花盆生產、電商物流等上下游企業組團構建起花卉全產業鏈條。

        以農青園藝為龍頭的鐘祥花卉苗木產業,是鐘祥市加快推進農業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的縮影。近年來,鐘祥市依托資源稟賦,圍繞建設現代農業,挖潛力、提質量、增效益,讓“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逐步向智能化、精細化、高效化的農業現代化模式轉變。重點發展大米、油料、生豬等3大傳統產業和葛產品、豆制品、果蔬、食用菌、水產品、花卉苗木等6大特色產業,形成“3+6”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體系。

        對于農業產業發展,鐘祥市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建“3+6”現代農業產業工作專班,市“四大家”有關負責人每人包聯一個產業,市直相關部門和主產地所在鄉鎮主要負責人各負其責,每月召開聯席會議,集中研究解決農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將農業產業重點項目納入全市重點項目包聯服務范圍,實行項目秘書駐點服務、包聯領導聯系服務、分管同志協調服務、市委市政府集中調度四級項目服務機制,推進農業產業項目加快建設。

        以旅助農,以農興旅,掀起鐘祥鄉村旅游的熱潮

        臨近五一的鐘祥莫愁村,又迎來了新一波旅游高峰,絡繹不絕的游客在此體驗地道鄉土民俗、浪漫荊楚民藝、多元文化風情。據莫愁村開發商介紹,自2016年8月開放以來,莫愁村已接待省內外游客超1000萬人次。

        鐘祥客店鎮也是鄉村旅游的熱門地點,客店南莊村打造的“對節文化景區”吸引了不少追求農村寧靜與純樸生活的游客。村民粟西芳說,“房子是自己的、菜是自己種的,雞鴨也是自己養的,游客來我這里既能住,還能吃上農家菜,節假日我家民宿生意可火啦。”

        鐘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小明介紹,近年來,鐘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旅產業發展,超常規發展以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按照國內知名目標旅游城市的定位,編制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出臺系列優惠政策,對旅游名村、名街實行以獎代補。鐘祥市依托正在創建5A景區的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等多個重點景區,打造了明顯陵·莫愁湖歷史文化、大洪山山水生態體驗、大口森林公園森林花海、彭墩美麗鄉村四大旅游集聚區,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長壽文化旅游節、紫薇花文化旅游節和首屆荊楚鄉村文化旅游節,形成了以自然資源為主的觀光休閑游、以人文景觀、科普展示為主的一系列旅游名片。

        如今,春來鐘祥可賞花品古、夏可避暑探洞、秋可登高望葉、冬可泡泉養生。鐘祥全域推進美麗鄉村,70%的鄉村建成美麗鄉村示范村,發揮農村自然生態、田園景觀、民俗文化等獨特優勢,探索鄉村旅游新業態,主要開發了景區依托型、產業依托型和村落依托型等鄉村旅游產品,直接帶動鄉村就業上萬人,通過旅游業間接就業農民人均年增收近5千元,以旅助農、以農興旅、實現農旅共贏。

        化解矛盾,涵養民風,推動鄉村治理體系現代化

        魚池村是上世紀60年代,為支援南水北調基礎工程——丹江口水庫建設,從河南省淅川縣整建制搬遷到鐘祥市柴湖鎮的移民村。

        “以前魚池村可以用‘財務混亂,工作癱瘓,班子散亂,上訪不斷,民風強悍’來形容,各項工作基本都是全鎮倒數。”2018年5月,鐘祥市委政研室副主任何輝被下派到魚池村任黨支部書記,據他統計,魚池村近20年已更換了11任村支部書記,極不正常。

        2018年,鐘祥市通過采取組建班子整建、掃黑除惡、三資清理三個專班,對村“兩委”班子全面體檢,對軟弱渙散村開展綜合整治。鐘祥市委副書記周正清包聯魚池村。

        何輝走馬上任后,摸清家底,統籌“三資”,魚池村集體收入不斷壯大。同時從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方面入手,涵養魚池村文明鄉風。僅僅兩年多時間,魚池村實現了從支部軟弱渙散到逐步過硬、從工作長期被動到處處走在前列的轉變,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20年9月,鐘祥市委積極總結推廣“魚池經驗”,出臺加強軟弱渙散村整頓提升治理能力實施方案,鐘祥市委安排26名市“四大家”領導包聯,同時從市鄉機關事業單位選派26名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同志到村擔任“第一書記”推進具體工作。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活動日趨規范,基礎設施逐步配套,村級面貌逐步改善,有效推動矛盾糾紛、群眾信訪和訴源治理“就地解決”。

        鐘祥市長周軍表示,下一步,鐘祥要立足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把構建“3+6”產業體系作為關鍵一招,圍繞把農業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要著力打造傳統優勢產業品牌,堅定不移延伸農業產業鏈,做好文旅結合、商超聯合、智庫結合、品牌聯合文章。要把打造精彩鄉村作為久久為功,集中整頓提升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讓農村美起來,亮起來。要強化現代農業要素保障,健全完善農業風險分擔機制,保障農民穩定增收,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何紅衛 樂明凱

        ?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