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清建)5月8日,以“科技融合,綠色發展,共筑海洋水產養殖新業態”為主題的首屆海峽兩岸暨港澳海洋水產養殖技術高峰會在廣東佛山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水產養殖專家、企業和政府部門共同探討如何促進區域海洋漁業資源養護與可持續發展等議題。
佛山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佛山全球創新技術應用轉化中心主任王向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要把握歷史機遇,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更加有效地發揮貿易紐帶的作用,促進兩岸三地海洋水產業深度的融合以及貿易交流合作。
廣東省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黃炳賀在賀電中表示,要繼續為產學研合作搭建一個更廣闊的合作服務平臺,積極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牽線搭橋,成為產學研合作的橋梁和紐帶,成為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得力助手。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交流部港澳臺交流處處長王保輝表示,要探索合作新模式、新機制,推動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促進科技創新合作和協同發展,為佛山、粵港澳大灣區和兩岸暨港澳融合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建華表示,本次會議是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聯盟與佛山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首次合作,探討海洋水產產業創新要素整合,從源頭對海洋水產的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服務鏈進行了有效對接和覆蓋,對促進海洋水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現實意義。他還表示,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將積極配合中國科協"科創中國“行動計劃,繼續推進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建設賦能。
會上,來自海洋水產領域的多位專家就深海資源裝備開發、水產生物基因芯片技術、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海產水產知識產權保護、綠色水產養殖技術和模式等議題進行了專題報告。王建華表示,面對海峽兩岸和港澳豐富的海洋資源,專家的報告都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理論聯系實踐,從不同的角度對海洋水產養殖創新和健康發展提出思路和對策。
據了解,活動得到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交流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指導與支持,由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聯盟、佛山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聯合主辦,佛山全球創新技術應用轉化中心承辦,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佛山市進出口商會、廣州恒成智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廣東佛科海洋水產研究院協辦,共同探索新型海洋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方向,推廣成功經驗和先進模式,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借鑒和參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