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首星下線

        科技日報 2021-05-14 15:00:04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獲悉,由該院自主研發的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5月13日迎來了重要的里程碑時刻——首顆衛星下線。

        該條衛星智能生產線于2019年啟動建設,目前已具備正式投產運行條件,產線具有“柔性智能化、數字孿生、云制造”等典型特征,通過采用智能制造先進技術,可實現生產過程中精準感知、關鍵工序質量實時控制、制造全過程數據采集與控制等功能,滿足1噸以下小衛星年產240顆總裝集成測試(AIT)的需求。

        本次下線衛星是面向批產設計的典型衛星,主要由結構與機構分系統、熱控分系統、供配電分系統、姿軌控分系統、綜合電子分系統、星地測控分系統和有效載荷分系統7大系統組成。通過零部件出庫、部裝、總裝、整星電測、熱控實施、精測、太陽翼安裝與測試、質測、振動、熱真空、檢漏、整星入庫等多道工序,圓滿完成該典型衛星在衛星智能生產線上的總裝集成測試,順利實現衛星成品下線,有效驗證了該衛星智能生產線的可行性。

        為確保衛星如期下線,航天科工集團二院開展了系列攻關,僅用了429天,實現了適應多品種變批量需求的可重構技術等11項關鍵技術的突破,完成了以衛星智能裝配系統為代表的23個系統118臺套設備的部署與調試,使衛星智能生產線具備了航天器協同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測試、試驗、星座運控及衛星應用的條件能力。

        據悉,衛星智能生產線建成后,我國小衛星的生產效率將提高40%以上,單顆面積需求將減少70%以上,單星生產周期將縮短80%以上,人員生產效率將提升10倍以上。

        (記者付毅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