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增城超視堺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內的8K電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資料圖片)
5月1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數字化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圍繞數字生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四個方面,分類提出8點共33項具體措施,全面推進廣東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發展,全方位賦能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全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化發展高地。
三次明確支持廣州數字化發展
記者梳理發現,《意見》三次明確支持廣州數字化發展。在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開放創新體系方面,《意見》提出要高質量推進人工智能融合創新載體建設,支持廣州、深圳推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
在打造世界級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集群方面,強化廣州、深圳“中國軟件名城”的產業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支持有條件的地市大力發展特色軟件產業,形成雙核心引領、梯隊式協同發展的產業新格局。
根據《意見》,廣東將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領域開展基礎理論、核心算法及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加快布局6G、太赫茲、8K、量子信息、類腦計算、神經芯片、DNA存儲等前沿技術。
構建數據要素流通順暢的數字大灣區
此外,《意見》提出要構建數據要素流通順暢的數字大灣區。深入推進數字技術在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上的應用,加快構建大灣區智慧城市群。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建設,促進數據資源在大灣區充分匯聚、順暢流動和深度應用。探索在特定區域發展國際大數據服務,建設離岸數據中心。探索跨境數據流動分類監管模式,開展數據跨境傳輸安全管理試點。支持科研合作項目需要的醫療數據等數據資源在大灣區內有序跨境流動,爭取國家允許粵港澳聯合設立的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專用科研網絡,實現科研數據跨境互聯。
在提升數字化發展開放水平,增強國際合作與競爭優勢方面,《意見》提出要積極參與構建數字化國際規則體系,鼓勵龍頭企業和社團制定滿足市場需求和創新需要的世界先進標準,主動參與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超高清視頻等領域國際標準研究制定,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的作用,研究制定高質量灣區標準。
全媒體記者徐雯雯、申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首星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