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有約
單比特、兩比特、三比特、六比特……比特數(shù)增長的每一步,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國家重大研究計劃“半導體量子芯片”首席科學家郭國平與團隊來說,都是量子計算研究領域的一大步。他們多年追逐量子中國夢,實現(xiàn)零的突破,跟上國際先進科研機構的節(jié)奏。
郭國平說,研究量子計算就像“用一個一個原子壘起一座金字塔”一樣難,但為了中國早日有“量子算力”,他愿為此奮斗終生。
“愣頭青”走進量子計算
在蒸汽機時代,馬力就是國力;在信息時代,算力就是國力。
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量子算力”!15年前,一位在國內接觸量子算力的大學生開始萌發(fā)心中的理想。
1977年出生的郭國平是江西南昌人,1996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這里,他接觸到著名量子信息學家郭光燦的研究團隊,開始學習量子光學,從事量子通信及量子信息器件研究。
2005年,郭國平因為量子通信科研成果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同年獲得中科大博士學位并留校。但是,他做出了一個“很傻”的決定,放棄已經做得風生水起的量子通信研究,改做量子計算。
20世紀80年代,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等人提出構想,基于兩個奇特的量子特性——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構建“量子計算”。相較于電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理論上的運算能力將有幾何級數(shù)的增長,被認為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關鍵動力。
“那時候我被認為是‘愣頭青’。量子計算當時在國內的基礎近乎空白,與先發(fā)國家差距巨大,研究很花錢,又難出論文?!惫鶉秸f,他愿做“愣頭青”,因為“這個東西對國家太重要了”。
從芯片設計到納米加工、檢測、軟件編程,量子計算機涉及物理、機械、軟件等多個學科。在導師支持下,郭國平建立了半導體量子芯片研究組,競爭國際量子計算的制高點。
經過艱苦努力,研究組在國內首次實驗實現(xiàn)了量子霍爾效應,并先后實現(xiàn)了基于半導體的單比特、兩比特、三比特量子計算。
賣房緩解資金緊張
近年來,量子計算研究進展迅速,但產業(yè)發(fā)展剛起步?!坝捎谌狈诘钠髽I(yè),我們早期畢業(yè)的博士生可謂‘畢業(yè)就失業(yè)’?!惫鶉降牡谝粋€博士生張輝說,他畢業(yè)后在上海從事金融相關的工作。
人才的流失、產業(yè)的缺位,讓郭國平坐不住了。
2017年,40歲的郭國平駛上了又一段人生新航道,在實驗室里二次創(chuàng)業(yè)辦起公司——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氨驹戳孔印痹⒁狻傲孔蛹夹g追溯科技本源”。
“本源創(chuàng)立之初就是肩負國家使命和個人的情懷理想。我們希望在量子計算上,能夠為國家搶到足夠多的核心專利,讓中國能夠在全球量子計算科研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能夠緊跟國際領先的科技步伐?!惫鶉秸f。
公司初創(chuàng)期間,資金匱乏時,郭國平賣掉自己的一套房子保住公司;公司走上正軌后,郭國平名下股份估值近億元人民幣,他將這些股份無償分給研發(fā)團隊的年輕人。
如同一顆磁石,本源吸引來了投資,更吸引了一批與張輝一樣的量子專業(yè)畢業(yè)生回歸。團隊從2017年的10余人,到如今的上百人,研發(fā)人員占比超過75%,研究生學歷人才超40%。
“人才是本源量子最大的優(yōu)勢,也是量子計算領域最重要的資源。量子力學有兩個概念叫‘糾纏’和‘相干’,我跟學生說,你們現(xiàn)在散落在全球各個地方,有一天我們會‘再糾纏,永相干’,希望你們都能‘若有戰(zhàn),召必回’?!惫鶉秸f。
去年9月,在郭國平帶領下,團隊自主研發(fā)六比特超導量子計算云平臺正式上線,全球用戶可以在線體驗來自中國的量子計算服務。
“夸父”逐日永不停歇
切割硅基板、在長寬不到一厘米的芯片板上焊線、芯片樣品檢測分析……出自郭國平團隊之手的第一代超導量子芯片被命名為“夸父”。
逐夢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這幾年,哪怕是節(jié)假日,郭國平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去往實驗室的路上。在他看來,如今每一分、每一秒都彌足珍貴。目前,世界多國在研制量子計算機,這是一條無形的賽道,都在朝著實現(xiàn)通用型量子計算機的目標努力。
合力,此時顯得尤為迫切。郭國平告訴記者,量子計算機的研發(fā),需要多種不同學科、不同產業(yè)方向的融合協(xié)作,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越來越多不同行業(yè)的企業(yè)加入研發(fā),才能讓量子計算有更多應用場景,從而極大地推動量子計算機的研制效率?;谶@一初衷,本源量子構建了量子計算產業(yè)聯(lián)盟,與金融、生物制藥、化學材料、人工智能等產業(yè)開展合作。
“我相信,量子計算最終可以服務于我們的衣、食、住、行、醫(yī)?!闭劶拔磥?,郭國平眼里有光:量子計算能夠擴展科學界對分子結構和特性進行模擬的能力,有望為新一代藥物和疫苗研發(fā)、新材料的設計、智能制造等模擬設計提供更強大的工具。
目前,他們已在研發(fā)下一代超導量子芯片與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預計今年推出第二代20比特的“悟源”超導量子計算機,未來兩年內實現(xiàn)50比特到100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我們目前取得的成績,只是‘萬里長征’走出的一小步?!惫鶉秸f?!暗?,正如蒸汽機第一次被裝在馬車上,誰能想到它孕育著改變世界的力量。”(代 群 徐海濤 陳 諾)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