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早上8點多,黑龍江省穆棱林業局有限公司東興林場套子房溝61林班。初夏的陽光把樹葉照得斑駁,一只野生東北虎也迎來了全新的一天。籠門緩緩開啟,它愣了好半天神才試探著走出來,轉動虎軀警惕觀望一圈后,突然加速奔向前方的大片森林。
東北虎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在維持健康生態系統功能中占據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食物需求量大,活動需要廣闊范圍,由于人類活動加劇對棲息地的影響,東北虎野生種群數量稀少。
4月23日,這只野生東北虎突然闖入黑龍江密山市村莊,發生了驚險的“人虎相遇”。黑龍江省應急專家組當天對它進行施救。20多天的隔離后,國家林草局決定對它實施野外放歸。記者近日奔赴放歸現場、采訪實施放歸的專家,近距離觀察這只野生東北虎的放歸經歷。
5月18日,在黑龍江省穆棱林業局有限公司林場,被放歸自然的野生東北虎從鐵箱子里走出(視頻截圖)。新華社發
野生東北虎的野外放歸是個技術活。“放歸野生老虎,我國這是第一次,在國際上也是一個難題。”國家林草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姜廣順說,老虎是猛獸,如何在放歸自然的過程中實現人虎兩安全,盡量讓老虎在野外順利存活,這背后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
對東北虎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科學判斷它是否適合放歸,是決定能否“放虎歸山”的前提。“我們判斷這只野生東北虎年齡在3歲左右,還未完全成年,誤入居民區受到驚嚇后,就出現一些異常的應激反應。”中國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繁育中心總工程師劉丹說,通過20多天的救護和隔離,以及對老虎飲食、健康情況的密切觀察,經專家評估論證,這只野生東北虎生理指標正常,不存在異常行為和疫病風險,適宜盡快回歸自然。
確定了放歸的目標,專家們就開始緊鑼密鼓地選擇放歸地。是在原地放歸,還是選擇其他地方放歸呢?站在林場的一棵大樹下,姜廣順告訴記者:“在老虎放歸地的選擇上,我們進行了充分的評估和考量,主要考慮區域內是否有充足的獵物夠老虎生存,同時人口密度是否足夠小,能夠把人虎沖突的概率降到最低等。”
他解釋說,該虎發現地附近僅有狹長森林地帶,多農田、村莊,不適宜直接放歸。“老虎是有著很強領地意識的動物,我們要提前預防野生東北虎個體間的沖突,這也是沒有輕易選擇把老虎放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重要原因。”姜廣順說。
“這次我們選擇把老虎放歸長白山老爺嶺山脈一帶,從森林質量、獵物資源,以及人口密度等多個角度來看都是不錯的選擇。”姜廣順說。在他身后,樹木茂密,空氣清新,遠處有清澈的溪水在山林間流淌。
5月18日,在黑龍江省穆棱林業局有限公司林場,被放歸自然的野生東北虎從鐵箱子里走出離開(視頻截圖)。新華社發
老虎放歸后,如何保障人虎兩安全?這是最令社會關注的問題。為確保該東北虎放歸自然后的人、虎安全,國家林草局先后派員加強對黑龍江省放歸自然工作的指導,要求對放歸區域進行全面巡山清套,消除對野生虎個體安全的威脅因素。加強對當地村民安全和應急知識宣傳,并做好后續跟蹤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準備。一旦發現虎靠近村莊居民區的跡象,及時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我們也給老虎戴上了衛星跟蹤項圈,實時進行空間定位,也會用無人機技術來跟蹤它的行為狀態,從而判定它和人之間的空間距離,做好人虎兩安全的防范。”姜廣順表示。
當老虎重歸山林,忙碌了20多天的專家們臉上多了欣慰的笑容。“這些天我們做了多種預案,這一刻,懸著的心才終于落地。這是我國首次成功救護并放歸野生東北虎,為以后東北虎的救護積累了不少好的經驗。”一位專家由衷地說,隨著我國生態環境趨好,生物鏈更加完善,發現老虎或者其它野生動物會成為一種常態,我們應該逐步適應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存的生活方式。
短短幾分鐘老虎出籠的過程,背后是社會的關切和專家們的心血。一個人與野生動物、人與自然更加和諧的生態文明環境正在形成。(新華社記者胡璐、武思宇、周圓)
這是5月18日被放歸自然的野生東北虎(視頻截圖)。新華社發
?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