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夯實廣大青少年國防意識,5月22日,永遠跟黨走——科普中國“云游”紅色教育基地系列活動第五站走進天津市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活動通過直播的方式與廣大網友和天津市中小學師生見面,重溫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不畏強敵地英勇斗爭史,線上觀看量達397.8萬人次。
點擊回看:永遠跟黨走|科普中國“云游”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
大沽口炮臺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及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重要戰場,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國內具有較高文物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近代海防遺址之一。展廳面積1700平方米,主要由展廳、臨時展廳、3D影廳等組成,展示主要分為“京畿海門”、“沽口御侮”和“國門淪陷”等部分組成,客觀而生動地展現大沽口炮臺歷經外敵入侵、幾經興廢的悲壯歷史和中國人民不畏列強、頑強抗爭的事跡,凸顯大沽口炮臺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豐厚的歷史積淀。
此次活動中,光明網邀請該館紅色文化宣講團表演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贏得了一次次勝利,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的歷史篇章。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館長崔志華告訴記者,南有虎門,北有大沽。大沽口炮臺是中國近代史上南北兩座重要的海防屏障之一。作為拱衛京畿的海上國門,這里是中華兒女抗擊外侮的前沿陣地,是中華民族走向獨立、民主的歷史起點。今天,當我們再一次站在一百多年前的古戰場,舉首回望,大沽炮臺的悲壯歷史給中華民族留下了啟迪與警示——落后就要挨打,強盛才能安寧,以史為鑒,方能把握當下走向未來。
天津市科協科普部李杉表示,本次活動是科普中國和光明網合作開設的國防科普重要品牌活動,這次在建黨百年之際來到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并與天津市第35屆科技周主場活動互動,是落實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全域科普、重點推動“黨建+科普”的重要舉措。大沽口炮臺飽經滄桑、幾經興廢,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鐵證,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弘揚 “五四”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強軍思想。
“回首歷史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被各國強行分割,這段血淚史令人刻骨銘心!事實證明落后就會挨打,可見國防事業的興衰關系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看完直播,天津市木齋中學高二年級二班秦鈺涵感嘆,“國防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只有強大堅實的國防基礎才能塑造出一個富強發達的國家!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樹立國防觀念。只有掌握強大的本領,才能制造出世界上一流的武器裝備,捍衛國家尊嚴”
塘沽實驗小學四年級三班李明翰在觀后感中寫到,“國家的強弱關乎著百姓的幸福,國家的安危關系著國民的生死。保護國家是每一個公民肩上的責任。未來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據了解,該活動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光明網聯合各省市科協承辦,計劃走進全國十余個紅色教育基地,邀請權威專家擔任知識分享人,從科普的角度講述黨史故事、感悟百年風華、激發青春力量,活動將持續到今年7月。(金赫 趙清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芬蘭研發鼻噴式新冠藥劑獲專利
下一篇:“大學”的邊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