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建省的不少美團優選團長發現,店里進出的老年人多了起來,涉及的相關訂單大多由其子女下達。“孩子們都在外打工,回家次數很少,但又老說擔心我們,這不就通過美團優選下單,時不時給家里買點水果啥的。”嘴上“抱怨”孩子多事的老人們,臉上卻是藏不住的笑容。這類承載著遠方子女沉甸甸的孝心的訂單,被團長們稱為“孝心單”。
跨越空間距離 異地訂單傳遞子女“云孝心”
李海燕是南平市浦城縣美團優選的團長,有兩名固定的“孝心單”客戶。她告訴記者,客戶常年在江蘇、浙江兩地打工,但經常會通過社區電商給家中父母下單購買水果、零食,看到新商品上架也總是會讓父母嘗嘗鮮。“感覺‘孝心單’真的非常棒,讓離家子女和空巢老人們距離不再遙遠。”
來自泉州市德化縣的60后團長陳文富曾是一名建筑師,現在50多歲的他對新鮮事物依然保持著好奇。退休后,他不僅選擇重新上崗成為一名美團優選團長,而且還時不時地教同村60歲以上老人用手機、靠譜互聯網使用知識。在他的團里,也不時會有來自外地的“孝心單”,每每見到這些沉甸甸的貨品,他總是會優先分發、派送,希望讓兒女的心意早日送達到村中父母家中。
據了解,為讓鄉村老人享受到數字化紅利,美團優選針對“孝心單”進行了優化升級,在子女們購買比較多的類目中,上線了“孝心首選”商品。子女們在設置好父母家地址后,可以一鍵下單給父母家附近的團長,團長在接到“孝心首選”商品訂單后,將會進行優先分揀,對于取貨不便的老人還將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孝心單”數量累計逾萬 福州為省內“下單重鎮”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外地打工的年輕人給福建家人長輩送出的美團優選“孝心單”已累計超過數萬單,而在福建省內產生的“孝心單”數量同樣逾萬。
福建省“孝心單”以水果、蔬菜為主,在福建奮斗的年輕人近一個月孝敬給父母的香蕉和芒果分別超過1噸。臨近過年期間更是下單高峰期,今年2月8日(大年二十七),有一名在福州的用戶給寧德家中親人下單,一單金額就超過1000元,共計下單25件商品。
從地域上看,聚集了年輕勞動力的省會福州是“下單重鎮”,其“孝心單”主要送往寧德、南平、泉州、莆田、三明等地;從全國來看,深圳、上海、重慶、廣州、長沙等一線城市,則成為省外下單的主要來源。
熟悉互聯網使用習慣的年輕人是下單的主力人群,但是不同區域年齡層有所區分。在福州送到漳州的孝心單中,95后為主力軍(26歲以下),用戶占比超過3成;而在福州送到寧德的孝心單中, 則以26-30歲的90后為主。
幫老年人邁過“數字鴻溝” 社區團長提供貼心服務
據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將以每年超過1000萬的速度快速增長,到2025年60歲及以上人口或將突破3億。
在所有互聯網產品中,與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數字化生活服務業是老年人高頻服務場景,適老化進程最為迫切。除優化“孝心單”功能外,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社區電商團長成為連接互聯網與老人的橋梁,他們往往通過代買代送的形式,承擔起便老、助老的社會責任。
在福州市羅源縣的80后美團優選團長蘭建芳很受孤寡老人、高齡老人喜愛。 “經常幫一些老人代買些生活用品或者食物,還幫忙送到他們家里,為他們送去溫暖,我覺得很值。大家直接手機下單,不用跑到鄉鎮去買,作為其中的一份子我也深感榮幸。”
通過多種舉措持續優化創新服務模式,美團優選在幫助子女傳達孝心的同時,也盡力消弭互聯網與老年階層的隔膜,讓孤寡獨居老人能夠真正融入現代智能社會,共享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成果。(永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纜線型綜合管廊為智慧雄安打好地基
下一篇:中國科協“十大”主題MV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