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人群移動精準量化描述框架發布

        科技日報 2021-05-29 02:15:05

        科技日報北京5月27日電(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雜志27日發表的一項物理學研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對大規模人群移動模式進行了精準、量化的描述,補充了現有框架缺失的關鍵因素。這一分析顯示,人們在城市內和城市間的出行頻率和移動距離遵循一種可預測的普遍模式,還證實了認為人們不太會“出遠門”的直觀想法。預測人們如何在城市和全球范圍內移動,對于許多研究領域都很重要,比如城市規劃和疾病大流行建模。

        從某種意義來說,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通過人口的遷徙使人類活動場所逐漸拓展和擴大的歷史。這種移動不但擴大了人類的生存空間,也促進了人們的交往與人類文明的交流傳播,進而推動人類共同繁榮和進步,所以說“人群移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

        但一直以來,科學界對人群移動的精準量化描述不夠完整。此次,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董磊及其同事,詳細分析了基于匿名手機數據集的大規模移動數據,這些數據來自全球多個城市,包括新加坡、大波士頓(美國)、達喀爾(塞內加爾)、阿比讓(科特迪瓦)以及葡萄牙多個城市,數據收集日期為2006年至2013年。研究團隊在移動距離外還納入了訪問頻率(VF),并發現在不同城市間,訪問不同地點的人數具有高度一致性。

        這一研究同時發現,一座城市所有地點的訪問人數相對于訪問頻率和移動距離的減少遵循一個可預測的模式。研究人員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一種普適的人群移動規律,并能通過該規律模擬和重復人口移動的時間和空間規模。

        在同時發表的新聞與觀點文章中,丹麥技術大學科學家勞拉·阿利森德里緹和蘇納·樂何曼評論稱,該研究“補充了現有人群移動理論框架中缺失的一個關鍵要素”——訪問頻率。研究結果對多個城市系統都有效,“為描述和預測不同時間尺度下的人群移動提供了一個通用框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