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的一份最新報告敦促全世界大力恢復自然生態,以應對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危機。報告稱,面對氣候變化、自然環境喪失和污染的三重威脅,世界必須兌現承諾,在未來十年恢復至少10億公頃退化的土地,同時各國還需要增加對海洋的類似承諾。該報告于聯合國“2021—2030年生態系統修復十年”行動計劃開始之際發布。
這份旨在恢復生態系統的報告強調,人類所使用的服務量,已是自然可持續提供的服務量的1.6倍。這意味著僅靠保護工作,不足以防止大規模的生態系統崩潰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報告估計,到2030年,全球陸地恢復成本(不包括恢復海洋生態系統的成本)至少為每年2000億美元。每投入1美元用于恢復,就可以創造高達30美元的經濟效益。
報告稱,需要緊急恢復的生態系統包括農田、森林、草原和熱帶草原、山脈、泥炭地、城市地區、淡水和海洋,而生活在近20億公頃退化土地上的人群包括了一些世界上最貧困和邊緣化的群體。
“這份報告說明了為什么我們都必須全力支持全球恢復工作。利用最新的科學證據,它闡述了從森林農田到河流海洋的生態系統所發揮的關鍵作用,并分析了由于地球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損失”。UNEP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和FAO總干事屈冬玉在報告序言中寫道,“退化已經影響了約32億人的福祉——占世界人口的40%。每年我們都失去價值超過全球經濟產出10%的生態系統服務”,而“通過扭轉這些趨勢,我們將獲得巨大的收益”。
生態系統恢復是阻止和扭轉退化的過程,產生更清潔的空氣和水、緩解極端天氣、改善人類健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有助于實現多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如果恢復工作能與按下自然生態系統進一步轉變的“停止鍵”相結合,預期有助于避免60%的生物多樣性滅絕。同時,還可以高效地產生多種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例如,僅農林業就有潛力提高13億人的糧食安全,而對農業、紅樹林保護和水資源管理的投資,將有助于適應氣候變化,收益約為原始投資的4倍。
FAO和UNEP還啟動了“聯合國十年數字中心”,其中包括一個生態系統恢復監測框架。該框架使國家和社區能夠衡量關鍵生態系統中恢復項目的進展,幫助建立對恢復工作的所有權和信任。
(記者張夢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美國擬派兩款探測器研究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