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6月10日電 題:食品經營企業電子證照齊上線上海持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
新華社記者程思琪
9日中午,上海白領吳小姐發現,常去餐廳外的叫號顯示屏上正循環展示該餐廳的電子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電子證書。6月9日,上海實現了電子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電子證書聯動應用,這是上海推進電子證照歸集運用、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又一創新舉措。
此前,從事食品經營活動的企業需在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公示營業執照正本和食品經營許可證正本。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經營處副處長黃麗瑢介紹,在去年疫情期間的基層走訪中,許多新業態、新模式的食品經營企業紛紛表達了希望以個性化、電子化的方式展示證照的意愿。
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加強電子證照運用,實現跨地域、跨部門互認互信,在政務服務、商業活動等場景普遍推廣企業電子亮照亮證。上海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首次“試水”電子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電子證書聯動應用。
如今,上海的食品經營企業已經可以在經營場所內通過電子相框、叫號顯示屏等個性化形式亮照亮證,其法律效力等同于懸掛紙質版證照,也視為履行了亮照亮證義務。
位于上海武康路上的LOKAL餐廳是不少年輕人心目中的“網紅打卡地”。現在,這里的消費者點餐時就可以同時查看一旁顯示屏上該店的電子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電子證書,相較以往懸掛在角落里的紙質版證照,電子版既清晰又方便。
上海羅可餐飲有限公司區域經理郭瑞琦告訴記者,除了能更加清晰亮照亮證,電子證照為食品經營者帶來的便利還有很多。“以前我們辦理各種工商手續,都需要攜帶證照的紙質版原件。現在有了電子版,只需在手機上打開電子證照即可直接辦理,省時省力。”
電子證照的聯動應用也讓消費者能在就餐時獲得滿滿“安全感”。上海白領吳小姐打開手機掃了掃上海環球港內一家餐飲店公示的食品經營許可電子證書上的二維碼,手機上立刻顯示出該店鋪的許可證信息。“通過掃碼能查看餐飲店鋪的許可證編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經營項目等信息,我們用餐也更放心。”
據介紹,隨著電子證照的推廣應用,消費者以后無論是在網絡平臺下單還是在實體店消費,都可以通過App、網站、小程序等渠道實時查驗食品經營者在線下和線上經營時公示的相關資質,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而對于第三方外賣平臺,電子證照成為入網商戶的“官方認證”。“以往我們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開展資質審核,證照文件大多是商家自己拍的照片,不僅清晰度不夠,也增加了辨別證照真偽的難度。”餓了么上海總務事務部副總經理張楠介紹,現在市場監管部門給平臺開通證照信息校驗權限,平臺可直接使用電子執照系統比對核驗企業上傳的電子證照,大大縮短審核時間,提高審核準確率。
去年4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探索電子證照歸集運用,首次實現電子執照、電子印章同步發放。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已有57.4萬戶企業通過電子營業執照辦理了一網通辦、市場監管、稅務、人社、公積金等業務,累計達591.4萬次。
接下來,上海將進一步擴大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場景,將酒類經營許可等許可信息歸集到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中,擴大“無紙化”在市場監管領域的應用場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