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0日晚發布的消息,在發射一周后,風云四號02星于6月10日17時07分,成功定點于東經123.5度赤道上空靜止軌道位置,由此被正式命名為風云四號B星。
氣象衛星之所以被業界稱為“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是由于衛星探測的遙感數據是監測和預測惡劣天氣發展和走勢的第一手資料。惡劣天氣發生時,衛星遙感數據顯得尤為重要。
風云四號B星通過采用對惡劣天氣不敏感的頻段、GMSK調制方式、LDPC編碼及合理的鏈路設計等多項技術,保證數據傳輸“不畏”臺風暴雨,可以穩定可靠地傳輸至地面接收站,做到“穿狂風暴雨過、分毫不沾身”,從而輔助氣象單位作出精確的氣象預報,減少惡劣天氣可能帶來的損失。
另外,風云四號B星還是“快”遞員。利用星地高速數據體系,風云四號B星遙感載荷在獲取遙感數據的同時,實時將數據發送至對地數據傳輸分系統進行處理,然后通過星地高速數據傳輸通道,把數據傳輸至地面數據中心站。而后,通過星地轉發系統高速信息轉發(HRIT)通道和低速信息轉發(LRIT)通道,高頻次的氣象產品被快速分發至中國各省、市、縣等各級固定氣象站和衛星覆蓋區域的車載、船載移動接收終端。據介紹,利用星地高速數據體系,從遙感載荷獲取遙感數據,至氣象產品到達終端用戶,僅需幾分鐘。(鄭瑩瑩郭超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