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睡眠?專家分享確保良好睡眠的12條建議

        光明網 2021-06-22 14:00:05

        6月17日,在第十八屆中國零售藥店年度大會期間,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復旦大學黃志力教授作“健康睡眠,幸福之源”的主題發言表示睡眠不佳或引起諸多健康問題,并分享了確保良好睡眠的12個建議。

        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復旦大學黃志力教授作主題發言

        睡眠障礙侵害健康,大眾科學認知有待提升

        黃志力教授表示,睡眠問題是健康的“慢性殺手”。“睡眠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恢復、記憶存儲與鞏固、清理代謝廢物、提升免疫力和保證生長發育等。睡眠不足,會導致精神不濟、記憶力變差、腦內代謝廢物不能有效清除,進而影響認知功能等。”

        此外,睡眠問題還會帶來焦慮、抑郁等精神障礙,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風險。“睡眠障礙已成為日益嚴重的社會和醫學問題。”黃志力教授說。

        如何改善睡眠?黃志力教授表示,首先應該認識到,良好的睡眠不僅僅在于睡眠長度。“很多人認為睡覺時間越長,會越長壽,其實并非如此,成年人最佳睡眠時間為每天約7小時。另外,中風風險與睡眠長度之間也有關系,大量研究資料顯示,以每天睡7個小時的人作為對照組,一直睡8個小時或以上的人群,中風發生率是睡7小時人群的2倍以上。”

        良好的睡眠更在于睡眠深度。而大眾所熟知的深度睡眠,屬于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是恢復腦力、體力的關鍵階段,人體內各種生理功能的新陳代謝、內分泌系統與神經的修復,也都在這個階段中進行。所以,改善慢波睡眠是提升睡眠質量的關鍵。

        黃志力教授還分享了確保良好睡眠的12個建議,分別是:把握自身睡眠特征;入睡前注意放松,入睡前盡量減少瀏覽手機時間;避免不利于睡眠的刺激,下午三時后少喝咖啡和濃茶,晚餐適量;盡量按時就寢;每日按時起床;起床后利用日光喚醒大腦;睡眠時間只要白天不犯困即可;睡眠深度不夠,主動減少睡眠時間;飲食規則適量;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午睡時間20-30分鐘為宜;遵醫囑使用藥物。

        公益項目全面開啟,助力國人健康好睡眠

        為了進一步傳播健康睡眠理念,提升國人睡眠品質,由中國睡眠研究會發起、以嶺藥業公益支持的“好夢中國·向一億人說晚安”全民科普公益行在此次會議期間全面開啟。

        該項目將在全國范圍內圍繞睡眠質量提升開展科普公益活動,面向大眾消費者開展“30天·晚必安”睡眠挑戰賽、聯動連鎖藥店開展“睡眠研究院”科普直播、“睡眠加油站”特色門店陳列等活動。項目覆蓋全國25個省,70多個大中城市,1萬家醫藥連鎖門店,傳播影響預計達數億人。

        該項目負責人表示,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好夢中國·向一億人說晚安”全民科普公益行將幫助大眾提升對睡眠的科學認知,掌握科學的助眠方法,培養良好的睡眠科學素養,最終實現黃志力教授“白天有說有笑,晚上睡個好覺”的美好祝福,樂享幸福生活。(宇墨)

        關鍵詞: 如何 改善 睡眠 專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