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黨同行——知識分子的紅色記憶】第三十期 袁隆平:“我的心深深地向著中國共產黨”

        “文化強國”光明日報協同推廣平臺 2021-06-23 12:15:07

        他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1966年,他發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這篇論文,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自1976年起,雜交水稻的成果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水稻的單產和總產大幅度提高。

        此后,在黨的支持下,他帶領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接連實現了大面積示范每公頃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2020年,又實現了周年畝產稻谷3000斤的攻關目標。

        他時常對人說,自己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一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雜交水稻被冠以“東方魔稻”“瀑布稻”,在中亞、東南亞、北美、南美等幾十個國家試驗試種,越來越多的人吃上了飽含中國智慧的稻米。

        他說:“我是一名無黨派人士,我的心深深地向著中國共產黨。”他把對祖國和黨的熱愛結成飽滿的稻穗,讓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將人類不再饑餓的千年夢想變成了人間奇跡。

        “與黨同行——知識分子的紅色記憶”第三十期,共同走進“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紅色記憶。

        出品人:馬振華

        總策劃:馬興宇

        總監制:宋樂永

        策 劃:劉夢 戰釗 潘興彪 宋雅娟 王慶伍 張楠 滕躍升 張蓉 周碩頔 鄒蘭斯

        監 制:潘興彪 劉夢

        編 導:宋雅娟

        制 作: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協 調:彭博 林璐茜

        部分資料來源: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

        鳴 謝:中國科協調宣部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