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蝗蟲
人們最直接的反映大多是害怕
在我國有記載的2000多年歷史中
發生過800多次大蝗災
漫天飛蝗如黑云壓城
帶走了莊稼,帶來了饑荒
千年難題該如何解決?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
人們發現,零散的蝗蟲并不會成災
只有當蝗蟲大范圍聚集起來才會引起災難
那么,小小飛蝗因何聚集成災?
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
帶領團隊跨入蝗蟲基因組學研究
突破性地找到了誘惑蝗蟲破壞性聚集的“真兇”
4-乙烯基苯甲醚(4VA)
這一發現
使得針對蝗蟲的綠色和可持續防控成為可能
更令人驚喜的是,隨著研究的深入
康樂發現
也許蝗蟲還能讓人類認識到某些疾病的發生機制
他把蝗蟲當做是人類疾病的模型
誘導其產生類似帕金森病的癥狀
一旦得到突破
就可以用飛蝗作為帕金森研究的重要模型
探尋該病的起因和治療手段
對于康樂來說
有關于蝗蟲的科學研究
早已成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敬請收看本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2020年07月22日
2020年07月21日
2020年07月21日
2020年07月17日
2020年07月15日
2020年07月15日
2020年07月14日
2020年07月11日
2020年07月08日
2020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