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信息產業向高端發展的需求迫在眉睫,急需突破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基礎研究較為落后、IT產業人才供需失衡等情況帶來的限制,構建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根據觀研天下數據,2020年我國信創領域市場規模為1.05萬億,2025年市場規模將穩步增長達到1.3萬億。產業發展,人才先行。從中長期來看,信創領域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需求將達千萬量級。
在人才能力需求方面,掌握關鍵軟硬件研發、遷移適配技術的人才較為緊缺,適用于信創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急需建立。為了打造滿足產業需求的信創人才隊伍,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搭建信創人才公共服務平臺,以系統化、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推進大規模高效率信創人才培養生態建設,并做好供需對接。
啟動“信創英才計劃”,探索信創產教融合模式
信創產業不僅需要集成服務商的技術人員貼近客戶實施項目,還需要其上下游的產品廠商、解決方案提供商、用戶IT部門和咨詢廠商的全鏈條技術服務,而產業內尚未形成系統化的人才培養知識體系、培訓體系和能力評價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作為信創人才培養主導單位,自2020年開始,整合專業教育機構、信創核心技術廠商共同構建信創人才培養體系,推進課題研究、課程研發、培訓實施、考試評價、人才服務、產教融合等體系化建設。
為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充分調動和發揮政府、專業教育機構的優勢,助力我國高校的信創人才培養,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與中國高科集團聯合啟動“高科信創英才產教融合計劃”,授權中國高科集團作為唯一一家專業教育服務機構,面向廣大院校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軟件工程、物聯網、新媒體、信息安全等專業領域開展專業共建、產業學院等人才培養培訓專項活動。
據了解,中國高科集團具備上市公司平臺優勢以及深耕教育領域的教育科研優勢,協同信創產業鏈上下游核心技術企業,在政府端,爭取教育部、工信部、地方政府的信創人才培養項目資源、證書資源、專家資源;在企業端,匯聚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信創企業的技術資源、課程資源、項目案例資源及就業機會;在高校端,連接雙一流高校的師資資源、課題資源與課程資源,通過打通政、產、學三方資源,打造中國高科集團信創教育資源庫。同時,中國高科集團積極編篡教材并開發實訓平臺,將先進技術轉化為教學課程,將企業真實項目轉化為實訓案例,將用人需求轉化為人才培養標準,攜手信創廠商規模化地培養應用型信創產業人才,實現深度產教融合。
構筑信創人才培養環境,打造產教融合新生態
信創人才需求型態呈現出典型的金字塔結構,從數量上看,自上而下分別是基礎研究型(重點院校),工程應用型(普通院校)和推廣實用型(中職、高職院校)。聚焦信創教育發展的同時,為推動整個產教融合生態的持續繁榮,中國高科集團結合信創人才需求現狀,將發力重點放在信創人才培養生態建設上,與信創廠商、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展開廣泛合作,加強產業工人、技術人才、科研人才的培養,不斷豐富教學育人的實踐場景,精準對接行業需求以推動科研成果商業化進程,促進產、學、研、用充分結合互動。
中國高科集團結合不同類型合作高校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需求,以工程教育認證為標準建設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人才培養理念設計個性化的校企合作教育解決方案,以高科信創產業學院為依托,搭建企業端到高校端的人才培養橋梁。
針對信創產業人才培養的個性化特點,在原有的新興信息技術領域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專業課程的基礎上更迭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等課程和環境,同步融入與高校課程相匹配的專業技術課程體系、企業級項目案例等高質量教學資源,打造信創+新興信息技術產業的多維度、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以職業目標為導向,實現教學與實踐的融通。
中國高科集團承接教育部行指委課題研究項目及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與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緊密合作,將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打通互動渠道,通過共同開展課題研究、建立信創教學實驗平臺、校企聯合育人等舉措,加強應用型人才創新能力建設,推進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夯實信創發展技術基礎,大力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助力長期穩固的產教融合生態圈,為促進我國信創產業持續快速、健康、高質量發展做好支撐。(科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守護綠水青山,就是守望民族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