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點手機就能找到合適貨源,不再為車輛空駛發愁;通過線上結算,回款周期縮短,也降低了拖欠運費的風險。”今年5月,個體貨車司機竇師傅在山西快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的APP平臺注冊后,接到了幾單長途生意,并順利拿到了運費。
不僅是物流行業,數字技術在山西各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智慧礦山建設入選國家典型示范;在用數據中心利用率位居全國前列;太原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獲批,成為“十四五”期間全國首個啟動申報并獲得批復的直聯點……數字融合在山西工業經濟領域加快落地。
數據顯示,上半年,山西新動能增勢強勁,互聯網相關產業等新興服務業引領增長。1月至5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69.3%。在全省基礎設施投資中,上半年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投資增長56.2%。新興產業持續擴大投資,上半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57.1%。
數字經濟正成為山西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山西省工信廳副廳長劉勇告訴記者,目前山西在用、在建數據中心設計標準機架達到37.78萬架,比去年同期增長61.7%。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山西數據中心發展總指數繼續提升至全國第七位。百度公司在綜改示范區建立了全國最大的單體標注基地。精英數智、羅克佳華、全球蛙、快成物流等一批本土企業快速壯大,數字化產品和平臺涵蓋了能源、環保、零售、物流等各個行業領域。“我們正全力打造多元應用場景,逐步釋放數字價值。”劉勇說。
相比傳統工業強調“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的“鏈控制”模式,數字經濟發展更需要“圈合作”的生態戰略思維,其發展離不開聚合各類數據要素、人才要素、數字技術、平臺企業的生態圈。山西要實現轉型,必須打造數字生態,提高數字治理能力。
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于2020年10月落地,園區以數據流量這一新型生產要素為切入點,以市場化產業化的創新運營模式,帶動全國數據流量資源向山西跨區域集聚,吸引數字物流、數字電商、數字能源等數字經濟企業群體持續落地,目前已有超70家數字經濟企業入園。在數字產業形成集群基礎上,依托海量多維的數據資源優勢,與本地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帶動傳統產業向數字化縱深發展,為傳統行業轉型發展蓄勢賦能。
“我們的大數據、信息等高成長性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部分細分領域邁入全國第一方陣。”山西省工信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張占祥表示,下一步,山西將強化數字經濟發展,打造新動能新引擎,強化政策要素保障,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提升數字經濟產業核心競爭力。記者 梁 婧 李紅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