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鷹航空公司內,有這樣一個團隊,他們在做開天辟地的事,吃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苦,卻當著隱姓埋名的人。他們的故事,從來沒向外人述說過。今天,他們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他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我們也把他們堅守初心,追求無人機技術進步的故事,講給你聽。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當采訪這個團隊的時候,他們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但事實上,從立項到完成首飛,留給團隊的只有11個月時間。團隊輾轉多地,從珠海到北京再到阿拉善,為了保證試驗進度,累了的時候,他們經常鋪個紙板就地休息。
“其實可以選擇的路很多,但為了裝備實戰需求和整體性能指標最優,我們選了一條最難的路。”二室副主任娟姐說。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任務,讓人如此心甘情愿地付出?
這個任務的確不一般。對于海鷹航空公司來講,以前的型號大都是常規型號,而這次踏入了全新領域,誰跑得快誰有話語權,要想占領這個領域,就必須先人一步;對于公司來講,這是被定為創新領域“生命號”的重點項目,強烈的榮譽感和使命感驅使團隊為之放手一搏。
真正開始干的時候,團隊發現,低成本和小型化帶來的設計上的難題,構成了任務中最大的挑戰。總體專業負責人振興介紹,以前型號都是充分驗證后才上天飛行,這個型號可不一樣,它有兩個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周期短,二是低成本。例如,無人機的機翼,之前多是利用成本較高的部件進行展開,此次則采用純機械設計,但可靠性指標絲毫不能減。怎么辦?團隊藝高膽大,在確定設計和理論評估沒問題后,直接切入后續的飛行試驗。
“這種研制方式在公司無人機研制史上尚屬首次,也是一個很大膽的嘗試。如果最終證明可行,它將為后續任務提供一個全新的思路,為后續型號奠定扎實的技術基礎,也會給低成本設計打開一扇新的大門。”振興說。
但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從來不是輕而易舉。難題接踵而來。
“苦”水咽到肚子里
為了這個項目,團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但他們憋在心里,從不言說。
去年,杜聰聰一個人在外場待了7個月。其中,四個月時間在珠海,三個月在阿拉善,全部精力都撲在了這個型號上。在珠海,他作為甲方,和乙方的人一起拼。“因為實在太累了,我想如果我和他們一起干,他們的抱怨會少一點,我們的效率會高一點。”去年五一假期,回家的票都買好了,但臨時的工作安排,讓聰聰放棄了假期,決定要留在珠海。當記者問到“會不會覺著委屈?”時,聰聰只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調整了一下就好了。”
去年年底,幾次飛行都不太順暢,隊里好幾個人著急上火,身體狀況出了很大的問題。有一次,型號總師劉總和娟姐通電話,兩人一個是重感冒,一個是感冒初愈,電話里一來一往,夾雜著濃重的鼻音。“我剛好,你又感冒了,型號總師干到這個程度,為了心中的信仰,他把所有東西都拋出去了。”娟姐說。簡單的寒暄后,話題又很快轉到了無人機。
公司自培研究生張夢平在面對無人機設計任務時常常忘我。一次,舵機抖動的問題困擾他很久,晚上十一點多,娟姐跟他打電話討論這個問題。隔著電話,一個數據讓兩人百思不得其解。張夢平說:“領導,要不我現場做個試驗演示一下?”“我當時有點震驚,原來都已經十一點多了,他還在試驗室做試驗。但他自始至終沒跟我抱怨一句。”娟姐回憶起來,辛酸又感動。
在這個團隊里,把“苦”咽到肚子里的故事數不勝數。振興的愛人懷孕六個月經歷六次產檢,自己出差半年竟一次沒能陪伴左右;龐鑫達買了新家具卻沒來得及擺,上邊已經落了厚厚的灰塵;張成去風景名勝地區出差一個月,竟然沒有一天空閑出去逛逛;孟祥瑞羞澀地向隊里請假3小時,只為了與來當地旅行的相親對象見一面;劉總兒子高考在即,卻毅然選擇了出差,兒子進考場前的缺席遺憾只能埋在心底;高校老師出身的王平,在這個項目中出了30多年來最長的一次差……
當然,有苦也有甜。每次娟姐帶著女兒在逛商場,只要遇到飛機形狀的東西,女兒就大喊“無人機”。在女兒看來,媽媽是做無人機的,只要是有翅膀的,就都是無人機。
所有付出終得回報
最難嘗的滋味是失敗。這種滋味不單單是苦,還夾雜著迷茫和失落。
“掉飛機”,讓所有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層灰。而這卻是一段時間內,他們的頻繁經歷。最開始,團隊沒有足夠的改進時間,只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小修小補。“當時壓力很大,試驗不順利,是所有人最大的一塊心病。”李軒說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不分晝夜,幾乎每天都干到凌晨兩三點,小憩一會兒,起來繼續干。他們只有一個目標:確保飛行試驗成功。最累的時候,他們一個月飛了八架次,一周飛了四架次。早上五點試飛,下午分析數據,晚上準備下一架次。大家在試驗中,一邊發現問題,一邊整改問題,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從不可靠到可靠的蛻變。
“5、4、3、2、1,點火!”有人緊張地張大了嘴,有人指甲摳紅了手掌,最終,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那一刻,大家開心得像個孩子,有人歡呼,有人吶喊,有人默默擦眼淚。“首飛成功后,我帶回了首架機上帶有‘飛行前移除’的紅飄帶,送給了我的老婆,軍功章有她一半;階段試驗最后一架機的紅飄帶也讓我帶了回來,提醒我做科研工作一定要認真謹慎”李軒說。面對成功,當被問到,遇到這么多困難,心里苦不苦時?他們的回答很一致:“苦啥呀,都是為了無人機事業,再說了我們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苦并快樂著。
未來,他們要投入到新的戰斗。“這是公司智能化程度很高的無人機平臺,非常有競爭力,對未來擴展到其他的無人裝備做很好的鋪墊,接下來,我們要蓄力迎接九月的一次大考。”謝文球說。張銘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