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生活在長江源頭海拔4800米左右的關鍵魚種——小頭裸裂尻魚,經過人工授精、孵化后,兩萬尾幼魚苗生長良好。這標志著我國科研工作者首次實現對世界海拔分布最高關鍵魚種的規?;斯し敝场?/p>
小頭裸裂尻魚規?;斯し敝吃囼?,由長江水利委員會下屬的長江科學院組織開展,青海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配合實施。小頭裸裂尻魚是我國特有的大中型魚類,也是青海省重點保護魚類,是長江源水生態系統中的關鍵魚種,對于研究長江源水生態系統、水生物保護具有較高的指向性價值。
經過規?;斯し敝车挠佐~苗,目前已養殖1個多月時間,魚長在2~3厘米。經過水溫調節、餌料配置,目前幼魚游動活潑、長勢良好。據介紹,小頭裸裂尻魚屬于冷水魚,生長發育緩慢,長至50厘米長的成魚,一般需要10多年。
這項試驗牽頭人、長江科學院水環境所高級工程師李偉介紹,目前長江源已知魚類共有6種。其中小頭裸裂尻魚體形大,成魚冬季攝食高原鰍等其他魚類,處在食物鏈頂端,是長江源的關鍵魚種。作為世界上已知海拔分布最高的關鍵魚種,小頭裸裂尻魚具有明顯的“三高”特性:隨青藏高原隆起進化程度最高、海拔分布高、生活史晝夜溫差高。
科考發現,長期在青藏高原生存的小頭裸裂尻魚,通過不斷進化,適應高海拔高寒低溫的生存環境。比如觸須數量減少、下咽齒行數減少、魚鱗減少,以此減少肉食性捕食,刮食著生藻類為食,適應高原食物缺少等環境特點?!霸陂L江源冬季河流結冰出現‘連底凍’情況下,小頭裸裂尻魚如何過冬、如何繁殖,過去很長時間是未解之謎。”李偉介紹,此前多次科考中,他們多方探尋到小頭裸裂尻魚越冬場、產卵場后,研究掌握小頭裸裂尻魚受精卵孵化水溫等特點。
今年6月,研究團隊利用在長江南源搜集的發育成熟親魚,通過人工授精獲取受精卵,在海拔4000多米的水利部長江委長江科學院江源基地實施人工孵化,成功實現規模化人工繁殖。(李勁峰 吳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新技術可識別活體大腦蛋白質
下一篇:這頭猛犸象28年走完“地球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