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張佳興)“發達國家將我國作為‘垃圾場’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8月18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經過4年努力,我國已如期實現在2020年底固體廢物進口清零的目標,各項改革任務圓滿完成。
黃潤秋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明確指出禁止洋垃圾進口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舉措,要堅定不移從嚴把握,做到令行禁止。
據介紹,生態環境部會同海關總署等14個部門落實《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堅決禁止洋垃圾入境。經過4年的努力,從2017年到2020年,各項改革任務圓滿完成,如期實現了在2020年底固體廢物進口清零的目標,贏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贊譽。
據悉,為如期實現2020年底前固體廢物進口清零的目標。我國逐年收緊洋垃圾的進口量,實施了3次進口固體廢物目錄調整,將56種固體廢物分批禁止進口。修訂了11項進口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不斷抬高進口門檻,從嚴審查進口申請,嚴控進口量。
嚴厲打擊涉洋垃圾的違法犯罪行為。改革期間,生態環境部開展了打擊進口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共檢查企業2300多家次,依法查處1100多家次;組織實施廢塑料等加工行業的清理整頓,整頓集散地194個,關停取締“散亂污”8800多家。各部門緊密合作、多點發力,開展“國門利劍”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海上洋垃圾走私活動,堅決清除洋垃圾滋生的土壤。
在收緊洋垃圾進口量的同時,疏堵并舉,穩步提升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不斷完善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體系,一堵一疏,培育國內固體廢物加工利用產業,加快推進城鄉垃圾分類,不斷提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
黃潤秋表示,自今年1月1日起,我國已經全面禁止了固體廢物進口,我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一個嶄新的篇章。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嚴格執行固體廢物零進口政策,不斷提高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率,持續打擊洋垃圾走私,嚴格規范再生原料的產品進口,鞏固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